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你会在天气软件上打车或叫外卖吗?

4775

timg.jpg

现在很多互联网产品都想要转型,比如做内容的软件增加了社区功能,做社区的软件增加了金融服务功能。虽然这些产品的业务场景延伸了,但效果不一定就好。互联网产品想要转型,要考虑业务假设是不是成立。判断的标准就是各个场景之间的关联性是不是很强。


举个例子,很多人早上第一时间就会打开墨迹天气,所以它可以成为生活服务的入口。比如遇到下雨天,给用户推送一条消息,你可以在墨迹天气上叫外卖或者打车。不仅是墨迹天气,这也是现在很多工具型产品尝试的O2O之路,利用自己海量的用户基础,接入这些第三方生活服务,希望用这种方式完成交易闭环。


工具型产品转型成生活服务入口,想法挺不错的,但这个场景可能不存在。因为这么做本质上还是做广告,软件本身不提供直接的服务,只是各种服务的入口,这种业务假设就是不成立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谁会在一个天气软件上打车叫外卖呢?现在应用商店里的App太多了,每一个领域都被分得很细,尤其是那些高频领域,比如出行有滴滴和Uber,外卖有百度、饿了么。在这些我们经常使用场景里,大部分人都会装一个独立的App。因为在独立的App上,一般我们都绑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我们用这些App下单更放心。如果是在一个天气软件里叫车,不仅要重新登录,还要收验证码,对用户来说这些操作太麻烦了。


这种情况在别的产品上也能看到。比如WPS安卓版就在某个版本上加了个社区,里面没什么人交流,全是运营人员自己在灌水顶贴。还有一些PC桌面工具,觉得用户有获取新闻的需求,就加了个新闻入口。这些不太合适的转型,都是因为业务假设不成立。


那什么样的转型有可能成功呢?重点就在于延伸的场景有没有关联性。


比如,WPS Office旗下有个在线模板网站叫稻壳儿,最开始它主打的是PPT模板,参加工作的人,大部分做PPT的水平都不高,所以给这些人提供一套好模板就属于刚需。这就是WPS Office从工具到内容的第一步延伸。等到模板库越来越全,他们又发现一件事,就是很多用户拿到模板也不一定会用。所以,稻壳儿就顺势推出了一系列的定制服务,比如PPT定制、报表定制,简历定制,成功地实现了从工具到内容,再到交易服务的闭环。你看,不管是PPT模板库,还是定制服务,这些场景和原来的办公场景都是有关联的,所以这个项目才成立。


再比如,金融服务是很多公司的一个延伸方向,去哪儿网在几年前就把自己的业务融入金融场景中了,他们延伸的是保险业务。因为一般人在网上订机票的时候,都会顺便买个保险,所以去哪儿网增加金融服务的时候,主打的就是保险。这个场景其实就是它原来业务场景的延伸。以前用户只会顺便买个交通意外险,现在还会买国内旅行险或者航班延误险。而且大家都不会觉得在旅行App里面买保险很奇怪,因为购买保险本身就是出行的一部分。


所以你看,互联网产品想要转型,一定要考虑延伸的业务假设成不成立,判断的标准就是场景之间的关联性到底有多强。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