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是产品的生命力。解决或者满足了用户需求的产品才会自带强大的扩散推广力,才有可能发展成为QQ、微信那样伟大、成功的社交产品。聊到“蓝领社交产品”,顺其自然也理所当然的会先谈到“市场刚需”的问题。
(一)蓝领需不需要社交?
这边标题或许不是非常恰当,人的群聚属性决定了每个人都需要不同形式的社交,所以答案肯定是“需要”。之所以要这样定标题是因为他们“更需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其一:工作时间“更”长。
根据某权威网站发布的蓝领群体加班调查显示:超过两成的蓝领每周加班在30个小时以上,超过半数的蓝领每周加班20小时以上。与“朝九晚五”的白领不同,蓝领因其自身的工作性质,“加班”、“倒班”、“夜班”,甚至“自愿加班”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直接导致的问题是蓝领正常的社交时间缺失,社交需求压抑,急需“适合”蓝领属性的产品帮其宣泄。
其二:工作内容“更”单调。
近期,有一个专注“蓝领招聘”的互联网平台就关于“蓝领职业方向选择”做过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37%的用户倾向有相关技能的机械行业,如CNC车床、叉车司机、焊工、模具等,希望“学一门技术”的工厂蓝领越来越多。但与此“心里需求”想对应的是较为残酷的社会现实:(1)技工入职门槛高,蓝领技能匹配度较低,很多人还是有心无力地选择了没有门槛的“普工”;(2)中国是代工厂大国,就在工厂最集中的电子代工厂,企业提供的技工岗位和普工岗位比例大约在1:100左右,因此大多数工厂蓝领最终必须选择工作内容单一的流水线“普工”。
环境影响心理。流水线“普工”,工作内容单一重复、工作强度大、技术含量低、年龄限制高、可黏性发展空间小,所以蓝领群体有更多的苦闷需要倾诉。
其三:工作生活环境“更”闭塞无聊
这个现象主要缘于企业地理位置选择与企业管理政策两个方面。企业为蓝领提供的工作区与生活区,地理位置一般都在城市边缘,企业与周围环境的娱乐等基础设施相对匮乏。政策方面,众所周知制造类工厂尤其是“电子厂”大部分实行的是“闭关锁厂”的政策,客观表现为封闭式的生活环境,主管上,工厂管理者并不鼓励员工接触厂外的人或事,以防员工流失导致工厂生产陷入滞慢。这是经济发展的需求,不能单纯评论对错,但确实为蓝领有效社交制造了很大的障碍。
(二)QQ、微信、陌陌已经那么成功了?做专注蓝领群体的社交产品还有机会么?
我想说的是:QQ、微信、陌陌虽然已经非常成功了,但是这三个产品是全民社交产品,产品特性对蓝领群体的社交病症并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功效,而蓝领群体是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就关系源来划分,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社交平台大致可以划分为陌生人社交(关系主要源于线上,例如陌陌)与熟人社交(关系主要源于线下,例如微信、QQ)。QQ和微信里都是熟人,主要是家人和以前的同学、同事,但往往距离他打工的地方很远,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由于缺乏共同圈子,无法深入交流,这很难解决他下班以后无聊的生活。而陌陌这种基于LBS的纯陌生人社交,在安全性上很难让他们放心,聊天对象的头像、年龄甚至性别,在不知真假的情况下很容易一言不合就拉黑,这无形中拉高了用户从线上到线下的转化成本,用户关系链难以沉淀。
所以专注蓝领群体的社交产品仍是市场刚需。
(三)创客们该从哪方面切入去做呢?
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没有必要说太多了,蓝领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就是我们最好的切入点。根据我长期对蓝领群体的关注了解,蓝领群体的社交喜好可简单帮大家梳理为以下几点:
(1)他们对于工厂本地工作生活的信息需求是非常大。譬如宿舍分配、饭堂分布、加班情况。其产品表现形式为问答社区,如世界第一大厂富士康就拥有工厂内部的问答社区。
(2)他们喜欢自拍晒照,而且刷屏严重。
(3)他们“异性“社交的需求很大,希望能通过某些社交产品,安全放心的找到女(男)朋友。
(4)他们热衷于聊工资、聊加班、换工作。
(5)他们喜欢找老乡。
(6)他们更实际,喜欢关注“附近”的人或者事,不喜欢有距离感的空谈。
以上观点,仅仅是自己的拙见,希望同领域内的伙伴多多批评,也欢迎大家添加本人微信 abcd1134872258 或 moon88323交流更多的想法。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