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人人都在谈论创新,但为什么创新却这么难?

18444
万创中国 2017-02-10 11:57 抢发第一评

在百度上搜索“创新”,会出现大约1亿条结果。在谷歌上搜索“innovation(创新)”,会出现4.99亿条结果。

中国政府的十三五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创新被放在了第一位。在腾讯的企业文化中,也有创新的身影。(正直、进取、合作、创新)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谈论创新的年代,可为什么创新又如此之难?

1、创新者窘境:柯达的“悲剧”


 

当人们谈论创新时,美国柯达公司的“悲剧”流传甚广。

1975年,柯达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数码相机。22年后,柯达推出全球第一款超百万像素商用数码相机。

但是,在2012年,也就是柯达发明数码相机37年后,这家美国巨无霸企业却因为背负67.5亿美元债务而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非常富有讽刺意味的是,导致柯达破产的原因恰恰是数码相机的流行,让该公司赖以生存的传统相机胶卷业务江河日下。

柯达亲手将自己送进了坟墓。在发明数码相机后,它为了保护自己利润丰厚的传统相机胶卷业务,并没有对这项技术进行大规模推广。最后,竞争对手在数码相机上发力,对柯达实施了“降维打击”。

2、创新定律:让巨人倒塌,让后来者居上 

创新者面临的窘境有很多,柯达的“悲剧”只是其中一例。

创新定律一:路径依赖。

一个企业,或者一个人,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会让其成功的“路径”产生严重的依赖。但世易时移,这种“路径”开始变得过时,最终导致这个企业或者这个人陷入困境而不能自拔。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微软在PC时代的所向披靡,成为它在移动时代的巨大包袱;诺基亚在功能机和早期智能手机时代的巨大成功,成为它在大尺寸、触屏智能手机时代来临时,被苹果和三星打得落花流水。

每当一个行业发生革命性变化时,这个行业的现有巨头往往不知所措,最后被新晋巨头在竞争中蹂躏,惨淡谢幕。

 

即将退市的互联网巨头雅虎是这样,深陷困境的全球PC霸主联想也是这样,这两天传出一封情怀满满的创始人辞职信的开心网同样也是这样……

创新定律二:自驱力是创新的内在动力

有人开玩笑说,狮子为什么跑不过羚羊?答案是:因为对于狮子来说,这只是一顿早餐,但是对于羚羊来说,却事关身家性命。

 

自驱力的大小,决定了看似违背常理的结果。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大公司在新兴业务领域往往干不过初创公司的原因。因为对于这些大公司来说,这不过仅仅是又多了一项业务而已,成了很好,不成,也不会伤筋动骨。但是对于那些初创公司来说,每一步都是背水一战,成败在此一举。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中国移动的飞信干不过QQ,更干不过微信。因为QQ和微信是腾讯安身立命之本,而对于依靠海量用户躺着挣钱的中国移动来说,飞信只不过是一项新业务而已。 

创新定律三:客户需求是创新的牵引方向

创新除了要解决自驱力以外,还要解决创新的目的之所在。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只有基于客户需求的创新,才能最终产生实际价值。否则,好比是学会了屠龙术,但却因为现实世界没有龙而发挥不了作用。

美国贝尔实验室是通信网的诞生地,这里的发明创造共赢得了7项诺贝尔大奖。但在今天的通信行业,贝尔实验室却难觅踪影。究其原因,还是实验室的发展脱离了客户的实际需求,转而为满足科学家自己的探索服务。

不能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创新,往往会因为没有客户买单而难以为继。

定律四:颠覆式创新是后来者的制胜法宝

美国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在进军汽车业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仅仅是要造一辆更好的汽车,而是选择了要造一辆非常不同的汽车。

相对于底特律巨头们的现有汽车而言,特斯拉致力于制造纯电动汽车。

而纯电动汽车这一颠覆性技术,恰恰可能成为特斯拉挑战世界汽车巨头的“入场券”。

 

对于后来者而言,要以强者的方式打败强者,简直不可能。这么多年来,比较成功的例子可能也只有华为一家了。华为凭借“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条,最终以爱立信等西方通信巨头最擅长的方式,在通信领域超越了这些友商,站在了世界之巅。

在中国互联网的战场上,BAT(百度、腾讯、阿里)三巨头企图进军对方核心领域的努力都没有成功:腾讯在搜索上干不过百度,阿里在即时通信上干不过腾讯。

同样的道理,打败英特尔的不是AMD,而是ARM;打败微软Windows的不是苹果的Mac OS,而是谷歌的安卓。


后来者利用颠覆式创新,对当前的市场领导者实施“降维打击”,将会造成非常惨烈的局面。 

3、创新是贪婪和梦想的游戏 

在进入21世纪后,美国已经遭遇两场较大的经济危机,但时至今日,美国的创新能力仍然傲视全球。

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美国教育从一开始就杜绝灌输,强调批判性思维,使得创新人才更容易出现。

还有人说,美国整个社会比较包容,对创新失败有更大的容忍度。

我个人认为,上述说法都有道理,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美国的创业、上市和风险投资等制度安排,充分调动了人性中的贪婪为创新服务。

 

不能排除,硅谷的那些创业者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纯碎的道德追求,不可能带动成千上万的人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压力,前赴后继地去创新、去创业。

能真正驱使人的只有人性。贪婪便是深藏在人类DNA之中的特征之一。创业,可能是因为梦想,但更可能是因为有朝一日可以出售公司或者上市,让创始人早早解决财务自由并走上赢取白富美的人生巅峰。

 

对于那些风险投资人来说,贪婪更是资本的天然属性。投上10个创业项目,也许有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初衷,但更大的动力在于,所投项目一旦成功,将获得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的回报。

空洞的口号、无聊的说教、强制的要求、仔细的规划……这些,都不能足以产生创新。

所以,我们不要纠结于员工和干部不想去创新,我们更应该专注于创造一种环境,让员工和干部可以从创新中获得最大的好处。只有当创新能够给人们带来现实或预期的回报时,创新才会成为一种风潮。

对物质财富的看似“贪婪”的追求,是很多创新者的驱动力。但是,对于那些改变世界的伟大创新者来说,创新还需要一个更强大的精神驱动力——改变世界的梦想。

埃隆·马斯克并不会拒绝通过特斯拉、SpaceX和SolarCity等项目赚钱,但驱动他克服重重困难的恐怕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改变世界,最后达到自我实现这一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最高境界。

所以说,创新是贪婪和梦想的游戏。(完)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