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欢迎您关注他们!
11月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出台。
作为指导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方案,《意见》提出,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
其中,除了提出以一线城市带动的三大城市群发展外,重点还提到以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等为中心,引领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发展。
图片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
以这五个新一线城市为中心构成的四大城市群,谁最有活力和潜力,能成为三大一线城市群之外最强的增长引擎?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从GDP、工业增加值、产业结构、人口数量、上市企业数量等指标出发,重点分析5个中心城市的实力,及其对城市群的辐射带动能力,进而分析四大城市群的发展状况与潜力。
郑州、西安辐射力需增强
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五个中心城市均位于中西部,是新一线城市的典型,这些城市发展状况到底如何?
以经济指标衡量,重庆、成都、武汉的GDP总量排在全国城市前十名,GDP均超过万亿元,展现了较强的经济影响力与辐射力。2017年,郑州、西安GDP分别为9130.17亿元、7469.85亿元,仍未迈过万亿门槛,辐射能力也相对较弱。
以郑州为中心城市的中原城市群存在一个问题,即中心城市带动力不足。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郑州市的GDP为7350.90亿元,占整个中原城市群的比重不足15%。就常住人口规模看,2017年末即将突破千万。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进一步推动和提高郑州的经济体量与开放程度,协调好与洛阳、开封的发展关系,从而提升郑州的辐射带动能力,是下一阶段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发展的关键。
关中平原城市群存在同样的问题,作为中心城市西安的经济体量偏弱,而且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与西安发展差距较大。尽管预计2018年末西安GDP将达到6000亿元,而且是西北唯一的特大城市,但与其他城市群的中心城市相比,西安的经济实力仍不强,尚处在成长发展阶段,辐射带动能力也不强。
城市群是一个整体概念,需要以全局的视角去观察,在关注中心城市发展之时,亦需要观察其他城市的发展状况。
当前,成渝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共同的一个问题是,缺乏中等规模的城市作为发展支撑。
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内部,作为关键节点城市的宝鸡、渭南、运城、天水经济实力较弱,2018年前三季度仅宝鸡市GDP突破2000亿元,而天水市尚未突破千亿。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在做大中心城市的同时,需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群内部的产业、人口、资源的分配和共享机制,促进城市群发展质量提升,并构建以核心城市带动、中等城市作支点、推动其他中小城市共同发展的经济新格局。
以此来看,在上述四个城市群中,已经形成“核心城市-中等城市-中小城市”梯度发展的中原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
在中原城市群中,除郑州市GDP达到7350亿元外,洛阳市2018年前三季度的GDP总量达到3367亿元,占河南全省经济总量的9.4%。2017年9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洛阳市加快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打造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成渝需要“相向而行”
在成渝城市群内部,虽然有成都、重庆“双黄”支撑,但由于其他城市经济实力相差较大,城市群发展仍需要补短板。
2017年末,除成都、重庆(主城区)外,仅有绵阳1座城市的GDP突破2000亿元,众多城市GDP规模在1000亿-2000亿元之间,城市群经济发展呈现哑铃式结构,即两头过大,而“中部塌陷”。
中等规模城市的缺乏,不仅弱化了成都、重庆两座超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其经济“虹吸”效应也使得城市群中的其他城市发展动力不足。
为了解决成渝城市群内中等城市规模不足的问题,四川省也推动了一系列措施。今年前三季度,四川省GDP超过3万亿元,全年有望突破4万亿元。其中,成都市GDP占全省比重达到35%,但其经济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城市绵阳和德阳GDP占比却均未超过6%。
在成都对于四川省的经济增长发挥了较强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的背景下,四川省内尚未出现真正的“副中心城市”。
这不仅影响了四川省的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成渝城市群的建设。因此今年以来,四川省在培育经济副中心方面有所行动,并期望几年后能出现多个经济总量在3000亿-5000亿元的城市。
就成渝城市群而言,其要解决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核心城市的背向发展”。
当前,重庆、成都的协调合作机制仍未健全,空间发展战略缺乏充分对接,高端发展平台的谋划和建设竞争大于合作,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经济尚未形成紧密的有机联系,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协调等。
因此,成渝城市群要想进一步发展,除培育更多GDP逾2000亿元的中等规模城市,还要解决重庆和成都的融合发展问题,这也是上述《意见》提出的城市群发展新模式的关键问题。
长江中游城市群极富活力
长江中游城市群并不只是一个城市群的概念,它包括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其中心城市不仅包括武汉,还有长沙、南昌。不过,在上述《意见》中,只有武汉被定位为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
2018年前三季度,长沙GDP为7906亿元、南昌为3718亿元,襄阳以2998亿元的经济总量居湖北省第二位,岳阳以2282亿元居湖南省第二位,赣州以1949亿元居江西省第二位。此外,排在各省三四位的城市与排第二名的城市GDP差距不大,并且在数据上呈较为平缓的曲线排列。
综合人口、经济、交通等要素,以及对城市之间的产业合作度观察,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是四个城市群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
首先,在交通方面,长江中游城市群依托地理地形优势,已经基本形成了密集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并在全国综合交通网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以2017年末的旅客周转量而言,武汉市达到1244.75亿人公里,而成都、郑州和西安分别为1056.9、326.72、329.3亿人公里。
同时,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三角形、放射状”城际交通网络逐渐形成,实现省会城市之间的两小时经济圈,省会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1-2小时经济圈。
其次,在城市群内部,已经形成了三个具备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型城市群。即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
以武汉城市圈为例,2017年末,武汉、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9市的GDP总量达到了21133亿元。这些城市群内部的融合发展,进而推动了整个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
最后,区域间的合作沟通广泛。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跨省交流合作平台已超过 30个,包含金融、交通、产业、科技等多个方面,且形成了定期召开政府高层次联席会议制度,这对于推进区域间更深入的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然,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各有自身的发展优势、特色及定位。以成渝城市群为例,其最大特色是拥有两个极核,即成都和重庆。2018前三季度,两座城市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了2.5576万亿,这是其他三个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所不具备的实力。
因此,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四大“新一线”城市群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有较大差距,但因各自肩负不同的国家战略使命,也有自身的优势、特色与定位,应该各自探索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
在发展层次较高的地区,进一步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促进更高层次的融合发展应该是优先发展方向。而在发展层次较低的地方,首先应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并在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培育中等规模城市,力求做到协调、融合发展。
注: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竹书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