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西部君
2018年经济数据陆续公布,表现低迷的重庆,成为外界重点关注地区。
来看基本情况:
2018年,重庆市实现GDP 20363.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78.27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328.79亿元,增长3.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656.13亿元,增长9.1%。
先说亮点。其一,服务业增长势头良好,三产占比首次超50%;其二,经济总量迈上两万亿大关,成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之后,第五个GDP“两万亿俱乐部”成员。
这里要说下和重庆紧密追赶的天津。
天津2018年的增速跟2017年持平,在3.6%左右,按照2017年18595.38亿的总量数据,今年或无法完成破两万亿的目标,落后重庆一脚。
重庆历年增速,来源好金贵网
再说问题。2017年重庆经济增速9.3%,结束了2002年以来长达14年的两位数增长;2018年更是直接跌到了6%,降幅达到3.3个百分点。比天津2017年5.4%的跌幅要小,但也称得上是“断崖”。
2018年全国的增速是6.6%,这意味着重庆一下子从全国的火车头,掉到了队尾。
经济降速,不适应,甚至引发消极情绪,都是可预料的结果。那么,这样的低迷状态会持续多久?重庆的出路又到底在哪?
01
重庆经济为何陷入低迷
重庆低迷的原因,相关分析比较多,外部因素无非是经济周期到来,整体下行压力大。
一个例子是,截至1月17日,已经公布数据的12个省市中,包括北京、天津、福建、黑龙江、江苏在内的9个地区,都下调了今年的预期增长目标。
成都2018年的增速在8%左右,2019年的预期增速,也进一步下调到7.5%。
至于内部因素,如果有留意《重庆日报》在1月14日发表的《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坚定信心推进高质量发展》,应该会发现,重庆过去的高速增长背后,有“个别干部和地区存在经济指标弄虚作假”的因素。
也就是说,2018年的低迷,挤水分的原因不能忽视。
除了挤水分外,制造业乏力也是重要原因,以至于工业增加值只有0.5%的增幅。具体来看,6+1支柱产业中,化医、装备制造、消费品、能源都是正增长,但增加值增幅全都低于5%。
支柱产业中,表现最差的当属汽车制造业,直降17.3个百分点。
考虑到全国汽车产业降速的情况在2017年就开始显现了,像力帆、银翔去年上半年都遇到债务难关,所以重庆在汽车产业上的低低迷可以理解。
全国汽车销量,来源中汽协
但如此高的降幅,很难完全推给汽车消费市场饱和的外因。换个角度看,它说明重庆的产业结构过于传统,对消费市场的判断和变化应对不足。
事实上,和笔电产业一样,重庆的汽车产品,同样主要面向中低端消费市场,缺少高附加值的高端品牌,所以过去一直有对重庆汽车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批评。
如果说重庆经济转型要找个核心的抓手的话,那汽车产业的升级改造,将是最迫切的一环。
02
低迷背后的重庆经济也有生机
低迷的支柱产业之外,重庆的经济也不乏亮色:
2018年,重庆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13.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11.7%;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1%,贡献率495.2%。
比如在智能手机上,重庆不仅保持了既有的优势地位,增幅甚至达到了59.4%。
和传统的6+1产业相比,这些高新技术产业、新兴制造业,整体的体量还比较小,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所以增幅能动辄超过50%。
但它也显示出重庆奋进的一面。
来源重庆经信委
过去重庆作为中西部经济的高地,是东南沿海低端产业转移的首选城市,这些产业帮助重庆快速发展,拉动就业,吸引人口回流。
眼下的难关说明,低端产业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重庆经济到了必须升级的时刻,而在中高端产业上发力,至少从数据反馈上来看,成效显著。
亮点还有进出口。
庞大的海外笔电市场,决定了重庆必须对进出口必须高度重视。而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点,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运营中心,这是成都和西安都没有的优势。
就数据来看,2018年重庆进出口5222.62亿元,增幅达到了15.9%。通过进出口参与世界经济分工,重庆的步伐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而且越来越大,这从渝新欧班列的增长速度就能看出来。
来源网络
还有必要提下成渝城市群。
重庆经济迈上2万亿大关时,四川也突破了4万亿大关。川渝经济总量达到6万亿,意味着一个更大容量的产业和市场空间的诞生。
成渝城市群的经济总和,要占到川渝全部的九成左右,完全具备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外,争当第四极的能力,它同样可以为重庆撑起更大的腹地。
比如此前提到的南充融入重庆等,为产业配套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
对比不足和亮点,重庆完全不必惊慌,最可怕的产业集体塌陷状况,并没有出现。中高端新兴产业,进出口等抓手,都可谓相当牢固;庞大的腹地,也决定了下限不会低。
还是那句话,中国正在告别高速增长的年代,谁先转型,谁就是赢家。
重庆已经站到了风口,转劣势为优势只是时间问题。
03
为什么要“唱多”重庆
在具体的产业分析外,西部君还想说一些题外话。
说起对重庆的信心,除了天然的区位优势、高兴技术产业的亮点外,主动挤水分的勇气,对经济低迷不回避、不掩饰的坦诚态度,也是重要原因。
关于这点,西部君的好友“杠杆游戏”曾有论及:
多年前,重庆就上线了统计数据APP,“数据重庆”。查阅重庆数据,极为便利。无论数据好看还是不好看,重庆统计局、数据重庆APP总是及时、全面发布数据。
要重点强调下前面提到的《科学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坚定信心推进高质量发展》,它不仅指出了重庆经济曾经的水分,还提到了一些在不少人看来有些敏感的细节。
比如此前因为ZZ原因,“打压民营经济”,以至于“对我市发展形象造成了不利影响,使我市民营经济错过了发展的黄金期”。
最近几年,重庆吸取教训,在招商引资上大力补课,2017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过半,达到50.5%。不过这个数据要低于很多地区,比如四川在2016年就达到了55.9%。
对此重庆官方曾公开提到,民营经济存在着“总量规模不大,优质企业不多,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
民营经济只有在市场高度成熟、法治环境相当完善的地区,才能够高速发展。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疲软、资金紧张和负担过重等问题,都和政策、营商环境息息相关。
重庆能够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公开亮出短板,从侧面也能看出转型的决心。如此直面问题的姿态,已经把很多城市比下去了,自然值得为之“唱多”。
但话说回来,指出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创造良好可预期的投资环境,意味着需要拆除一些审批门槛,减少一些权力,乃至牺牲一些税费。这个过程,同样存在着阵痛。
没有阵痛,就谈不上转型;经济降速,重庆不必慌,但也得做好准备,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end
来源:西部城事
注: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