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0天后,近日,在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首次解读意见。与此同时,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发布《2018年中国城市圈的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宣布成立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分中心。
在与都市圈相关的密集举动中,透出“都市圈元年”,中国步入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而都市圈的划定及其模式更成为关注焦点。
区域协同发展是大城市病的一剂良方
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意味着中国从一个单打独斗的城市竞争时代进入了一个区域协同和区域合作的时代。 ”清华大学中国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这样表示,中国城市化进程还远未到收官阶段,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聚集仍然是个大趋势。如何避免以前“摊大饼式”的战术性错误,培育发展都市圈,从单一核心板块的中心城市走向区域协同式的发展是一剂良方。
“都市圈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将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到周边中小城市,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等问题, 推动解决大城市病。”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城镇化规划处处长韩云介绍称。
研究院城市群与都市圈研究分中心主任卢庆强对都市圈的看法是,将填补城镇化战略的最后一块版图,而未来中国将形成“城市群-都市圈-中心城市-大小城市协同发展-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的战略格局和全尺度的空间组合链条。
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院长叶裕民也认为,都市圈是大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
国家发改委更是提出,站在都市圈乃至城市群整体利益的角度,加快构建都市圈协商合作的机制。比如,允许都市圈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地区调剂。健全都市圈商品房供应体系,强化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协同。
谁能跨入都市圈门槛?
哪些城市能够进入当下最受关注的都市圈门槛?
报告显示,都市圈划定的基本门槛是,中心城区人口规模500万人以上,而且在1小时通勤圈内,人口密度超过1500人/平方公里。
据卢庆强介绍,因为考虑到要培育一批都市圈,以促进国土的均衡开发和带动各个区域的区域发展。都市圈的标准是到2035年人口规模达到300万或中心城市经济首位度超过30%。而且中心城市和外围城市之间需要紧密联系,比如,中心城市跟外围城市之间的日平均双向流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1.5%以上。
按照上述标准,除港澳台地区之外,报告在全国识别出34个都市圈,具体包括已经连绵成片、在长三角、珠三角范围内的7个成熟都市圈。此外,首都、合肥、青岛等16个为发展型都市圈,南昌、昆明、重庆等11个为培育型都市圈。
这34个都市圈面积占全国的24%,人口已经占到59%,GDP的占比已经到了77%,从数据中不难看到整个都市圈在全国战略的意义和作用。
全国34个都市圈分布图
打破都市圈的发展壁垒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都市圈发展非常不均衡,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体现在东部和中西部发展差距非常大。
据卢庆强在总结时介绍,都市圈的内部联系不紧密,中心城市带动作用不强,都市圈发展同城化水平比较低,缺少有效机制。其中,在长三角地区各项指标比较均衡,上海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明显。但在首都都市圈内,首都的中心贡献度并不高,首都对全国的辐射带动能力大于在都市圈的贡献。
打破都市圈的发展壁垒,不仅需要城市之间的协同,而且需要跨省协同。比如在南京都市圈有1/3的面积属于安徽省。跨行政区域,在都市圈的建设中很是常见。
因此,都市圈的培育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国家发改委反复强调“因地制宜推进都市圈建设”,做好推动统一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城乡融合发展等 。
叶裕民提出,空间质量取决于优质公共服务和公共空间。优质公共服务实现共治共享,共建共享,是推进中心城区和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这是一个新的治理体系。比如同城化互认,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的户籍壁垒,具有极大的进步性。
切忌“换汤不换药”
“都市圈要想行稳走远,就要进行空间创新,切忌换汤不换药,”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这样认为,都市圈是继承式改革创新的理想空间,包括空间主体创新、制度改革创新、治理模式创新、动力创新。
冯奎重点强调了空间制度创新的重要,他举例称,在强化城市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协同方面,都市圈的出现扩大了房地产调控的范围,可以实现大中小城市协调配合,让调控的政策更加具有弹性更加切合实际。在核心城市控制房价,而鼓励一些人口向周边中小城市集中。都市圈的概念修正了以往的方向。
冯奎称,都市圈实际上是一个联合体,更像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这样共同体的治理,要找到自身的特色。谁是核心的带动力量?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多极带动,多元参与,市场机制在其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与以往的行政管控空间不同,都市圈是一个人、信息、资金充分流动融合的空间,不可否认,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为未来区域城市治理打开了一扇门,中国高质量城镇化发展也将由此有了新轨道。
来源:新京报
注: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