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干货丨“关我屁事”是很可怕的职场思维

23703
诚明智库 2017-04-01 14:01 抢发第一评

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新鲜事物

我实习的时候,公司曾经请了一位培训师,开了一系列有关市场分析和客户沟通的课程。

那时候,公司的结构还是项目部和市场部各自独立,前期的分析和后期的沟通都是市场部门的工作,而项目部只需要根据市场人员拿到的意见做出结果。我所在的项目部,去听课的人寥寥无几。

大家都说做好手头的事儿就行了,这培训是给市场部的,跟自己的工作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年,公司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进行了改组,取消了项目部和市场部,将两个部门的人打散分成独立的项目小组,从前期的市场调研到后期的客户跟踪,都由负责该项目的组员全权负责。

很多人这时才傻了眼,对市场工作一片空白,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适应过来。

等自己缓过神来,才发现同起点的人因为反应迅速,已经做出了不菲的业绩。

“反正又跟我没关系”,其实是个很可怕的思维模式。

一些信息现在跟你没关系,并不意味着你永远不需要这部分的知识,它跟你没有直接关系,也不意味着就没有丝毫的联系。

用“是否有直接关系”竖起一堵过滤墙,会让我们错失很多可能有用的信息。

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是“认知的吝啬鬼”,在日复一日重复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中,我们会本能地用“经验联系”来过滤过多的信息干扰。

用逐渐丧失敏感性,来换取惯性的效率,心智模式越来越固定,也对新鲜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不感兴趣。

定期检测自己的“信息入口”是否还畅通,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鲜事物和新鲜信息。

虽然会受到一些冲击,但有助于保持我们的敏感性和反应能力。

个人努力无法决定一切。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向前,还是事倍功半地逆潮流而行,会直接影响到你将来能走多远。


占据信息上游 力克信息不对称

说到保持信息入口开放,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在这个碎片化信息已经让人产生焦虑的时代,在线订阅的文章走马观花都看不完,还能开放到什么程度?

信息爆炸及其衍生的知识焦虑,的确是现代人面临的又一大问题。

在开放信息入口的同时注重信息筛选和分析,是这一矛盾的平衡支点。

试着问自己以下两个问题:

我每天得到的信息是从哪里来?朋友圈、微博、头条新闻客户端?还是专业的网站,企业分析或是业内人士的经验交流?

我是如何对待这些信息的,是看过一遍转眼就忘?是囤积成瘾却从不回顾,还是进行横纵向分析之后纳为己有?

在这个势不可挡的电子化趋势中,很多的信息不对称其实并不是由于资源垄断,而是由于我们自己对信息的把控不够有效。

当你看到连续报道了几个“月入十万”的自媒体之后才开公众号……

新闻本身就具有滞后性,它不可能与事件同时发生,而是往往在事件发生,甚至是被发酵之后才能变成新闻。

那些天天捧着新闻App不断刷新的人,其实早已错过了行动的最佳时机。

翻墙是有用的,英语阅读能力亦是。

有门槛地去筛选获取信息的平台,比如上市公司的公告、专业网站、公版电子资源、学术期刊;

或者是订阅一些可以帮助你解读趋势的文献,节省下自己宝贵的认知能力,将它用到最关键的地方。

不要满足于知道信息,而是要想办法将所得的信息之间相互联系起来,时常做一些头脑风暴的游戏锻炼自己。

强迫信息倒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小步快跑 试错迭代

《腾讯传》中,吴晓波将腾讯的发展模式定义为“小步快跑,试错迭代”。

不仅仅对于企业,个人发展模式也可以以此作为借鉴。

我们对“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耳熟能详,但如何平衡行动的“度”,则是困扰很多人的一大问题。

股市看上去不错,该不该把全部身家投进去?万一赔的血本无归怎么办?

新媒体红利正旺,该不该辞职去组建自己的小团队专心运营?万一虚假的红利消失,落得两头没着落怎么办?

在这样类似的犹豫不决中,我们不断与机会失之交臂。

我们应该在大多数的时间、精力投入中,采用能够抗拒负面风险的周密战略,维持并改善自己既定的选择

同时,拿出较小的一部分时间、精力,接纳突发的应急策略,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不断调整自己的应对模式,以万变应万变。

别让自己徘徊在0和10的两个极端。快速开始,用1来试水,逐渐过渡成长,不断加强自己对抗风险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机会。

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从来不缺少机会。

但每一个机会的半衰期都很短,培养自己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才能事半功倍。

你还在直着脖子等待人生的顺风车吗?

它已经来了,赶紧上车!

— THE END —


诚明智库

专注于为地域性金融机构提供专业的实战性金融信息服务

微信公众平台:

诚明智库Finance(ID:mrzglzx)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