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等每天 作者:尝于,欢迎您关注他们!
这是我常常被问到的问题,我通常的回答就是:设计城市。
实际这是个综合又复杂的问题,今天刚好利用我在xx规划xxxx研究院内做的分享,给大家一个简易版的答案,相当简易。
规划在我国是有一整套的规定制度以及流程的,我知道这些你们都不想听,甚至我自己都不想说。
首先,这是上帝。
上帝觉得有个村子太乱了,还落后。这是个村子的上帝视角的平面图,就是有这么乱。
为了让大家过得更体面,上帝打算把村子拆了给大家建城市。城市怎么建,上帝看了看隔壁的几个村子有的已经建成城市了。
上帝掐指一想,肯定先跟有钱人玩,所以他打算先跟村子甲和村子丙连动,怎么连动,先把路接起来。
路一造好,上帝走过来一看,son of a biscuit!黑白的太掉价了!
变彩色洋气起来!于是他赶紧安排爱涂秘密花园的人来给城市涂颜色。
涂完颜色,上帝把颜色分配给不同的功能。
城市设计师这时出场了,他们根据上帝的意思把理想状态的房子全都画上,把他们变成平面图效果图等等等,再巴拉了一堆限制怎么盖房盖什么房,就放心走了。
上帝走了以后大家开始安心盖房,由此问题就开始出来了,然而根据国内的现状,后面那些就不是规划的事了。这也才是我要讲的部分。
想接着看小漫画的朋友可以退场了
实际的过程当然要比此复杂很多,路和功能也是相结合而成,每一个步骤在实际上都不是分开的,而是作为整体进行策略性的考虑,这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了国内规划的思维模式,即:整体。
在尺度非常大的规划项目下,城市设计往往先从大空间的规划出发,着眼于宏观,确定好定位、策略与规划之后再进行详细的城市设计。
这是一种掌握全局式的信息处理方法,需要目光精确地处理和协调所有信息,拎出其中的重心来,再把它扩散与丰富,这就是经典的top-down(从上往下)。
不同尺度的项目城市设计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城市更新与城市规划开发的尺度差异。但更根本的是地域及体系制度的差异,这些根本性差异带来的就是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下面是一个柏林的城市艺术家Larissa Fassler创作的作品,在柏林时刚好学校请来了这位艺术家。
这个作品有一整个系列,融合城市学、人类学、社会学视角,表达了在建成环境中真实丰富的主体行为和感受。有的图画下了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不计其数的信号灯和交通标志,有些信号灯的指示甚至还是相反的。而我们看到的这张画面呈现的是——“这个楼下风很大”、“这个台阶突然高出一截”、“我找不到路了”之类的信息——总之一团乱。
从这个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Larissa是在从人视的角度体会城市。这也是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一种思路逻辑逻辑链条,与宏观相反。
这也是在欧洲碰到的项目的常见角度,即先从微观的问题入手,通过因果链条一步步推导得到想要的结果,这个过程往往是线性的,精准明确严谨。
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top-down对调模式,也就是bottom-up(从下往上)。
Bottom-up(从下往上)的概念在欧洲常展现的形式就是community(社区),以社区为最小组织单位使所有居民能参与到设计中来,这也就是社区规划师这个概念的由来。由于地域尺度以及制度的差异,欧洲的城市设计常围绕着社区展开,应用的策略也围绕邻里生活,Neighborhood strategies的直译是邻里间的策略或者战略,也可以被称为社区策略。这种策略是一种试用于小空间尺度且可被复制的策略,以便解决广泛的问题。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做过一个题为《“与人为敌”的人居环境》的演讲,里面主要介绍了各种危险以及不便的人行环境。演讲中他介绍了各种不合理的设施以及寸步难行的婴儿车和轮椅车。他还提到要把一个6平方米的报刊亭搬到旁边的绿地里面去,需要办的手续相当于在城市中盖一栋楼的手续。这也是从上至下的制度的弊端——容易忽略细节与实际的人居要求。微观层面、人的视角与诉求都需要新的社区规划的制度来激活城市。
人居环境也可以对症下药。这是Urban Matters在上海愚园路做的城市设计。他们被找到的时候问题非常突出——很多居民因为太多的共享单车阻挡了正常出行。他们实地进行人流量和热力图的研究以后发现,很多人都喜欢停在道路口扔下车就走了,实际上那条路有足够空间停车。最后他们设计出了斜作链,用视觉冲击强烈并且指引信息明确的办法来吸引行人斜着停车,多留点空间。
后来这个设计拿了2018红点奖,也真的对那条路的行人起了作用,政府也找到他们想买这个版权在其他武夷路法华镇路等其他区域推广。中间这个设计是指引两边行人从指定位置出发的斑马线,一般的斑马线容易对头行人相冲,这样避免行人不必要的碰撞。边上的设计是以新的公用电话亭替换掉以往浪费公共空间的不被使用的电话亭,不仅作为灯光装置照亮附近的黑暗区域,并增加了WIFI,USB充电和阅读灯等功能为居民提供休憩闲聊的新空间。这是一个人视角度的简单的城市设计项目,设计并不难,难的是在目前的制度和思维下实行。
这是当时的学校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学校协作的项目,约翰内斯堡在交通车站枢纽附近有一片人行区域常年脏乱差,当时我们发现街道拥挤的主要原因是街道小贩的无秩序停放,于是我们给这些小贩在特定区域规划了专门的下沉式廊道和一些细节的活动处理来解决人行街道的问题。
这是当时想与当地社区合作的项目,在实地走访与数据考察之后,该地区几个显著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1.作为有色人种的集聚区,父母多数兼职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孩子,青少年酗酒闹事的问题严重。2.低收入人群显著。3.慢性病显著。为了创建一个多文化背景的社区中心来解决这三个问题,我们选定了一栋被国家保护的有几百年历史的废弃矮楼,把这三种目标人群集合安排了每周全天候的细化的活动来给青少年一个集合的地方和提供更多工作机会给人们,也有一些特殊课程和健康疗养提供给病人,改造包括室内外的改造与室内功能与户型的安排,并在时间线上安排了与不同机构合作来获取资金进行发展方法。
在刚才的项目中,我们做的就是社区规划师做的事。社区规划师作为新引进的制度,其主旨都在于关注社区中各方利益在规划中的公平性,在社区规划中更强调参与过程及其为利益各方所提供的沟通平台。
在美国作为社区经纪人是民权运动下的产物,也就是说这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专门为民众谋求利益。
在英国这是一种公私结合的行动战略。英国的城市的小尺度和不大力建房开发的特性也决定了以社区为重心的城市发展。
我国台湾是引进社区规划师制度比较早的地区,作为一项具备服务性的公益事业政府也在帮忙推进。
方法论是帮助社区级别的城市设计更合理有效进行的道路,这也是在英国的小型城市设计项目中被总结的常用的一套简单方法论。
下面我们会看到如何通过这套方法论来完成一个小项目。这是在柏林一个最早推行现代主义住宅的地区做的项目。在这个地区有个废弃的广场叫梅林广场,这个广场在过去是柏林的中心之一。第一步我们就先研究了这个梅林广场的历史,然后确定了在两个月内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步骤和计划,也就是方法论。下一步上网搜集了很多梅林广场这个区域的信息,包括了一些类似的城市更新项目作为参考。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我们走遍了这个区域的每个角落并在地图上对实际的情况做了记录,我们也在在当地采访了很多路人,问他们对该地区的感受,并请他们在地图上画出他们平时在这个区域最经常走的路,被笔覆盖率最高的一条路在后期的设计中也被用到了。
综合了很多问题以后对所有的现有信息进行综合,提取出了他们最显性的问题,广场破败以及失去活力,行人都不再愿意经过广场,当时大批难民涌入欧洲,低就业率的土耳其移民的遍布也使这个区域危险性提高。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了目标人群后我们的策略是,通过创造一条视觉性的有连续景观与铺装的人行区域来引导行人穿过梅林广场。这条步道就源自于之前行人画的最常用道路,为了连续它在中间做了个天桥。针对梅林广场本身我们对广场周围一圈的建筑也做了改动,改变了出入口也增加了一些透明屋棚来增加艺术画坊与公共活动。
在连续步道的末端有一片破败的空地,我们把它改造成了市场来帮助土耳其移民增加就业机会。最后是一些立面的改造与时间性的空间发展和反思。这是一个简单的社区级别的微观性城市设计项目。
最后这个项目是我根据农村拆迁做的APP,包含界面设计等,整体就建立在人的需求上。主要研究如何帮助拆迁居民选取以后的住房,在技术与便携的渠道上选取开发新社区平台,借鉴智能社区的方法,帮助社区更好运作。这篇论文大概有一万字,图也很多,暂且随意放点,最后app也找技术宅做出来了。
虽然城市设计的着重点仍在空间,但其中的人,即使并没有出现,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再是配景,而是主体。城市设计设计的是人的生活,人的行为模式理所应当被考虑其中。在我们新世纪的城市设计探索中,模式和界限可能会越来越被打破。
本文来源:等每天
注:本公众号转载文章仅用于分享,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后台联络授权或议定合作,我们会按照版权法规定第一时间为您妥善处理。
————————————
微信编辑:竹书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