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西部大开发引擎城市,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当前正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为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5年2月,成都启动了“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打造出“创业天府·菁蓉汇”的创新创业品牌。在”菁蓉汇·北京“专场活动期间,创头条(Ctoutiao.com)记者采访到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曾蓉主任。以下为采访实录:
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在营造成都良好双创服生态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服务者的角色。为了打造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当前正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创业天府”,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在近两年来的双创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1、落实人才政策,成都在双创工作的过程中,最重视对于创业人才的吸引和落地,出台了很多针对双创的人才政策。
2、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率先在国内出台了新的“蓉十条”,直接聚焦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当中所有权的分割。当时西南交大作为首批科技成果转化的试点,也被称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小岗村”。
3、通过对众创空间、孵化器、苗圃、加速器的培育来助力创业企业的成长。截至目前,成都有231家的创新创业载体,科技类的有151家,发展速度从全国来看都位于前列。并且类型丰富,有投资孵化、主题交流、媒体等类型,而且成都本土也涌现出了很多本土孵化器。
4、带营造双创氛围,带动双创文化。将双创和成都的城市气质相结合,来完成“天府文化”的塑造。在2015年,首次启动了“菁蓉汇”,“创交会”,通过众创空间、孵化器等载体来培养成都的创业文化增长。
成都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服务者,建立了一个创业服务平台,叫科创通。在这个平台上,我们的想法是让“创新创业变得越来越容易”。我们通过科创通来帮助我们的创业企业找寻到合适的服务机构,帮助服务机构来找到市场机会。
科创通的核心是做科技金融。我们发现在创业的过程当中,企业最需要的还是资金方面的支持。我们率先的把财政科技经费从之前的直接给项目拨款的方式转变为贷、投、贴。
“贷”是指,帮助科技企业,利用其股权、信用来贷款,“投”是指,我们组建了我们自己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来跟我们的机构共同进行投资。通过引导基金,让政府的财政基金利用杠杆来撬动社会资金冲击我们本土的创业。“贴”则是以财政补贴的形式来支持科技型创业企业。
除此之外,我们也非常看重跟国内的知名媒体的合作。我们在整个成都的双创过程中发现,整个成都的创业企业普遍都比较缺少PR支持。所以我们跟创头条合作推出成都的双创地图,就是利用创头条在整个国内,创投领域的媒体影响力,通过创头条,通过我们合作的双创地图,来让成都的创业企业包括创业载体,走出成都,走向全国。
我们就是做了这样的服务者,把政策全部拆解剖析,变成创业者能够轻松理解的攻略以产品的形式来推送给我们的创业者,另外, 我们把成都的创新创业载体都通过我们的双创地图呈现,如果创业者需要落地或者入驻,可以直接通过科创通平台来迅速找到符合他要求的场地。
现在我们的平台上也开始架构科技成果评价,技术核心登记、专利资助等模块,来更好的服务创业者。
成都主导型产业比较多,包括党代会提出的智能制造,大数据,软件,互联网,生物医药等几大优势产业,这些领域的项目我们都非常欢迎它们来成都落地。
此外,我们希望有一些大企业来关注成都。成都有很多小企业,我们希望一些大的企业能让成都本土的中小企业真正的融入到产业的生态链当中。而在资本方面,因为成都比较缺乏天使阶段的投资,我们更希望关注早期项目的机构来关注成都的创新创业。
“创业天府·菁蓉汇”首次走进首都北京,旨在将创新创业活动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相结合,以平台带项目、以项目引资本、以资本促产业,探索“活动+人才+项目+资本”新模式,实现互利互赢发展。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