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原创 在线旅游网站越用越坑?大数据杀熟终将被禁

5204
搜狐财经 2019-10-10 22:39 抢发第一评

原标题:在线旅游网站越用越坑?大数据杀熟终将被禁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想必不少出游的朋友玩得都很开心,不过如果现在合计合计在这个假期的开销,可能很多人心里都会咯噔咯噔跳个不停。当然,在核算开销时最让人感到迷惑、不解、愤慨,甚至是不甘的,可能是发现明明是同样的服务,为啥自己要花得比别人多?

这可不是什么都市怪谈作祟,实际上如果你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相关关键词,就不难发现很多网友都怀疑自己在旅游、订酒店、定机票等等消费时,遭遇了传说中的“大数据杀熟”。

所谓的大数据杀熟,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同样的商品或服务,老用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用户要贵出许多。至于网友们是如何发现这一点的,根据社交平台上的内容显示,通过对比安卓手机与iPhone,又或者同样的手机对比两个不同的账号,就很容易能够发现其中的猫腻。

虽然“大数据杀熟”这个词是近两年才被广为人知,但在海外市场其实早有报道揭露其中的关卡。根据《华尔街时报》此前的报道显示,美国在线旅游巨头Expedia旗下的订票网站Orbitz,从2012年就开始“看碟下菜”了,如果用户是通过苹果电脑在Orbitz上搜索和预订酒店,价格通常会比PC用户要高上一些。据说Orbitz敢这么简单粗暴的“杀熟”,还是得益于他们长期和大量的数据积累,发现苹果电脑用户比PC用户承受旅馆价格的能力要高上30%。

与此同时,网络上还流传着一种观点,就是如果经常购买某商品或某种服务,被平台了解了你的购物倾向后,就会开始“杀熟”。比如有网友就曾爆料,Uber eat的送餐费出现“杀熟”操作,越是频繁使用送餐费则越有机会水涨船高,而一旦停止购买,送餐费上涨的趋势也会立马戛然而止。

然而针对这部分差价,平台方往往有自己的合理解释。对新用户有专属优惠补贴是最为常见的解释,有些特殊情况平台还有可能干脆将其归咎于程序中出现了BUG。

不过几乎所有怀疑遭遇了“大数据杀熟”的消费者,对于平台的解释可能都不是太满意。光明日报曾分析这种现象称,“‘大数据杀熟’虽然可以说是商家的定价策略,但确实与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经验和固有的商业伦理形成了明显冲突”,“一些线上商家和网站表明新客户享有专属优惠,从而吸引新客户的角度完全可以理解”,然而“越是老客户价格越贵,就明显背离了朴素的诚信原则,也是对老客户信赖的一种辜负”。

当消费者越来越习惯在网上订票,对于大数据杀熟的传闻显然也就会愈发的担心。所幸,现在针对“大数据杀熟”不止有道义和舆论上的谴责,相关政策法规也在逐步完善中。近期文化和旅游部就发布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暂行规定》中对虚假预定、不合理低价游、价格歧视(大数据杀熟)、信用监管等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违反则将被处罚,并且明确提出,“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旅游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

虽然目前有观点认为,消费者要明确自己遭遇了“大数据杀熟”,在取证上仍存在一些难度,但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逐渐完善,对于这一方面的消费者权益无疑也将得到更多保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