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原创 大数据来了!最易被骗的人竟然是?

5316
搜狐财经 2019-10-11 15:06 抢发第一评

原标题:大数据来了!最易被骗的人竟然是?

10月9日,腾讯110平台发布《中老年人反欺诈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基于2019年上半年用户举报大数据和公安机关破获案例综合分析,发现网络诈骗案中最易被骗的人群为70后,受骗比例超过65%。

白皮书同时总结了针对中老年人诈骗新特点,并为广大中老年网民提供全面防骗知识及网络安全使用指南。

70后受骗人数最多,60后被骗金额最高

根据白皮书显示,70后受骗人群比例达到65.2%,而人均被骗金额最高的为60后,人均被骗金额接近1万元。

尽管年近50的70后已是家庭顶梁柱、职场中的资深人士,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但面对复杂的网络情况和真假难辨的诈骗手法,还是难以逃脱,那么针对中老年人的诈骗手法有何特点?

6种骗局,交友投资需谨慎

白皮书显示,交易诈骗、返利诈骗、交友诈骗三大手法是针对中老年诈骗案例中的惯用手法,三者合计占比超过60%。而兼职诈骗、仿冒诈骗、金融信用诈骗手法占比紧跟其后。

从图片中可见,诱导投资受骗人数比例虽然不高,但是人均被骗金额超过10万!一旦掉入陷阱,付出的将是沉重的代价!

白皮书中举例,58岁的朱先生无意中在网上看到外汇投资项目,介绍称将有专业老师引领指导,保证收益。在朱先生心生疑虑时,对方发来了公司营业执照、工作证照片等资料,一下子打消了他的疑虑。在对方要求的平台上小额投资几次后,朱先生的大额投资一下子亏空,而平台再也无法打开。

外汇天眼提醒投资者,投资外汇,需要主动甄别交易商资质,谨慎投资!

7种手法,中老年要提高防范意识

白皮书指出,中老年人在互联网使用中对如下七大特征手法需提高警惕:在交友中被蒙蔽陷入“杀猪盘”、被虚假投资利诱、陷入养生保健骗局、被人利用自己对新功能与应用的不了解钻空子、难辨“公检法”身份真伪、被仿冒亲友借钱诈骗、同情心被利用等。

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天眼提醒投资者,要注重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避免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外露,同时对于陌生人发来的链接等保持警惕,更不要轻易向陌生人转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