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民群众对生命健康的需求更为迫切。近日,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保健协会共同主办,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为学术支持的《中国健康经济白皮书2019-2020》(以下简称《白皮书》)课题正式发布,旨在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提供新思路、推进健康产业加快发展。
多位业内专家指出,在健康消费新趋势下,健康产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成为中国消费的新增长点。大健康产业正在酝酿和形成超过十万亿的巨大蓝海市场。
2015年到2019年,中国的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保持增长,2019年营收规模达到7.25万亿元。
健康产业在未来的发展状况如何?
政策红利加持,健康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表示:近年来,伴随着健康中国理念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紧密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国家政策相继发布。
大量投资加速涌入到大健康领域里,健康产业整体的容量、涵盖的领域、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他预计,到2020年年底,我国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7万亿人民币。”在政策的支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需求、健康意识的提升刺激的消费等等多重利好因素的推动下,大健康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预防为主”理念突出,消费者认知得到改善
“我国已进入大健康时代。”中国保健协会党支部书记张为佳表示,近几年来,我国健康行业预防为主的理念越来越突显,大众健康、营养保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预防上多投入1元钱,治疗费可减支8.5元钱,并节约100元的抢救费。正因为此,我国卫生工作策略正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特别是在疾病的预防上下功夫。
《白皮书》显示,健康管理服务、健康食品、健康用品、健康金融产品、健康旅游、健康养老服务等六大类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52.2%、83.3%、81%、44.8%、27.8%、23.2%。从消费支出来看,健康食品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约占34%,其次为健康用品产业,约占30%,健康管理、健康金融、健康旅游产业市场规模依次为:18%、13%、4%,健康养老产业市场目前仅占1%左右。
《白皮书》显示,疫情过后,消费者对健康消费倾向明显增加,提及如果有比现在的健康服务产品更适合的服务产品是否愿意购买时,超过80%的消费者选择愿意购买,其中,近30%的消费者倾向度较高。
对此,《白皮书》倡导放宽市场准入政策,加大对以疾病预防、保持与促进健康为目标的非医疗类健康产品和服务产业的支持力度,引导和鼓励非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创新适合非医疗健康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扩大业务规模,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非医疗健康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引导和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等支持非医疗健康产业发展。促进消费者形成以预防疾病为核心的科学的主动健康观!
同时,《白皮书》表示,应抓住后疫情时代健康消费加快释放的新机遇,促进居民健康消费升级。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能力;引导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向健康产品和服务倾斜;加强健康产品和服务市场监管和治理效能,改善消费环境。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中西部地区(http://www.iic21.com/iic-zxbtz/)小编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可立即前往了解。
2021-04-30 经济带网发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经济发展 专家给出四方面建议》的文章
2021-04-30 经济带网发布了 《多部门正密集谋划 布局一批未来产业》的文章
2021-04-30 经济带网发布了 《钢铁行业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类产品取消出口退税》的文章
2021-04-29 经济带网发布了 《农业农村部发布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 未来十五年路线图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