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蓝皮书:赶超日美韩德 中国受理机器人相关专利总量跃居全球第一

3724
经济带网 2021-03-19 09:56 抢发第一评

2021年3月12日,由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和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1)》重磅首发。这是继中国首部公开出版的机器人领域产业发展综合性蓝皮书《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出版以来,又一接力之作。蓝皮书指出,中国受理机器人相关专利总量已赶超日本、美国、韩国、德国,跃居全球第一。

蓝皮书采用了最新一手数据分析及文献、调查实证的方式撰写,力求前瞻性与客观性,为行业发展提供最新一手数据和动态趋势参考。

中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已居全球第一

据介绍,蓝皮书从区域、资本、人才、专利及创新等五个维度对中国机器人产业进行剖析,研究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机制,并对产业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判断。

根据工信部近期发布的《2020年1-12月机器人行业运行情况》显示,1-12月累计生产工业机器人23.7万套,同比增长19.1%,创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单年产量最高纪录,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中,机器人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20年,在全民“战疫”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无人配送、防疫消杀等多种机器人广泛应用于防控第一线,创新智能机器人及装备突显出科技的力量。

蓝皮书显示,中国受理机器人相关专利总量已赶超日本、美国、韩国、德国,跃居全球第一。截至2019年底,中国受理机器人相关专利总量为162485件,占全球已公开的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总量的44%,已赶超日本、美国、韩国、德国,跃居全球第一。从中国受理机器人各分支技术的专利数量占比可看出,上游零部件专利申请量相对较多,达到37%。其中,控制系统和末端执行器相关专利占比较高,而减速器相关专利的申请量占比仅1%,可见减速器技术依然是制约中国机器人技术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瓶颈之一。

从国内看,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集中度较高,排名前五,均超过万件,申请总量合计占比达到全国的60%(数据截至2020年8月)。从区域看,国内机器人产业技术资源集中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跟这些区域的人力成本较高、机器换人需求较强有关。从专利申请人排名分析,我国机器人相关专利仍较多集中于高校和科研机构。

从领域看,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在一些行业也取得了较大提升,其中食品饮料行业国产化率提升较为明显,3C行业略有提升。此外,工业机器人应用行业不断拓展,鞋服、日化等新兴行业需求日益显现。

机器人产业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蓝皮书针对这一领域做了专项的分析。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投融资金额降幅远低于40%的国内全行业整体降幅,体现出一定的抗周期性,以及投资者对机器人产业长期发展的信心。分领域看,服务机器人依然是资本重点关注的领域,投融资事件占比55%;除各类工业机器人外,物流、医疗、教育娱乐和商业服务机器人领域的投资热度较高。

蓝皮书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化进程还处于初级阶段,创新投入仍要大量依赖政府资金支持,尚未完全进入到以企业创新为主导的发展时期。

安徽为长三角机器人产业重要中心

从具体分析看,中国机器人行业的研发和发展呈现区域集中特征。

蓝皮书数据显示,目前长三角区域是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最为成熟、产业体系最完善、产业规模最大的区域,具备从研发设计、生产采购再到营销售后整个产业链条。在全国省份专利申请量排名中,安徽专利申请总量位居第六位,截至蓝皮书出版时已接近1万件。

从技术链条来看,长三角地区的机器人技术领先于全国,技术储备最多,高校及研究机构较为密集,涵盖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及应用的全生命周期。

从空间链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以上海为核心,以江苏昆山、常州、安徽芜湖为重要中心,以产业园区的形式集聚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产业园运营配套成熟,设备设施齐全,利于区域性发展。

从供应链和需求端看,长三角地区的工业企业数量在20万家以上,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类覆盖机器人生产所需的元器件、传感器、材料、电路电子、芯片、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操作系统以及算法等相关配套。

在技术竞争力要素方面,上海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较早,人才结构完善、质量较高,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机构在机器人设计、开发领域积累深厚。江苏有东南大学等研究机构,从事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究和攻关。浙江有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在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安徽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在人工智能、计算机、信息工程等方面拥有优势资源。

生产要素领域,人才方面,蓝皮书认为上海、浙江、江苏及安徽部分地区在全国平均收入方面处于第一梯队,具备较好的人才引进、培养、服务政策,以及较为完备的人才激励和队伍建设思路。

我国已形成七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目前,国内已形成七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各大区域呈现不同的产业发展特色,未来将立足优势资源,加快产业集聚步伐。

具体来说,蓝皮书指出,处于沿海地区的长三角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企业数量众多,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及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人才优势明显,东北地区具备的深厚工业基础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土壤,中部地区凭借区位等优势已形成产业集群,西北和西南地区在相关政策引导下不断吸引项目落地。

但蓝皮书也指出,各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因产业发展基础、地方支持政策、配套产业链、专业人才等条件不同,呈现差异化发展的产业集聚特征,也相应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

例如,京津冀三地政策引导方向及产业园规划路线相似,部分产品同质化严重,区域产业发展、资源运用的差异化、协同化态势暂未形成。

而长三角地区多以“机器换人”“应用补贴”等应用性、补贴性的政策思路为主,虽占据有利位置,但相对缺少对技术研发、国产化设备、龙头企业、园区试点示范的专项扶持。

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生产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自动化改造升级需求碎片化,且每个工厂的生产过程、设备条件不尽相同,机器人需要定制化生产来配套应用,相对成本较高。报告建议,大湾区亟须加快智能机器人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重点推进具备前沿技术及核心科技的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

东北地区虽然拥有多家机器人重点企业及实验室,技术实力较强,但产学研协同创新效应不明显,机器人中高端研究成果转化能力薄弱,新技术市场化融入偏低,整体的学术和研究潜力无法全面释放。

中部和西北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较晚,高端人才及科研机构数量有限,制约产业高速发展。

西南地区通过政策扶持等措施培育本土企业、吸引集团公司在本区域设立分公司,但企业体量及聚集产业规模相对较小,机器人产业集聚效应有待形成。

蓝皮书建议,针对国内机器人集聚区存在的资源、人才等相关问题,区域可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加强产业政策梳理及规范,构建符合当地发展路径的引导政策,并依据优势资源,提高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加强产学研发展合力,全面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需立足发展及规划,培育龙头企业,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占领产品优势领域,加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实力。区域内注重高端人才、企业、科研机构的培养,加快技术成果创新及产业落地,形成资源集聚效应;区域间注重市场协同、产能协同,加强飞地经济等机制与模式的研究。

 

以上信息由经济带网—长江经济带(http://www.iic21.com/21cjjj/)小编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可立即前往了解。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4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