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E租宝”背后的金融鸦片魔咒:最可怕是精神成瘾

3022
投资界 2015-12-14 10:36 抢发第一评

“E租宝”背后的金融鸦片魔咒:最可怕是精神成瘾

  这个话题写起来比较沉重,但却是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乃至民间金融领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个交易金额数百亿的平台被有关机关调查,诸多存在已久的疑问被置于公众的拷问之下。有惊骇者、有疑问者、有惋惜、有幸灾乐祸者。如果“E租宝”被调查证实存在问题,需要反思的是,创新浪潮中,究竟是谁让“ E租宝”遭受本次挫折?为了避免下一个“E租宝”事件,金融行业应如何自律?

  一、租赁资产流动性创新

  事件发生了,“E租宝”成为众矢之的,似乎他的存在本来就是为了作恶?非也!如果将镜头拉回到“E租宝”初创之时,大家看到的则是带有一定行业前瞻性的规划。作为国内融资租赁行业较早的互联网金融平台,“E租宝”一开始就没有定位于传统的“P2P”,而是定位于融资租赁资产“类证券化”的路径,这一路径与国开金融旗下的“开鑫贷”、平安旗下的“陆金所”彩虹系列产品的设计思路异曲同工。

  放在当前整个“P2P”行业乃至互联网金融行业“资产荒”的背景下,“E租宝”以既有的融资租赁资产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实现流动性的产品逻辑并无大的问题。

  吴卫明博士认为,“E租宝”的早期创新,属于传统民间金融企业实施互联网金融战略的一个典型创新案例,为此甚至将“E租宝”案例写入了专著《互联网金融知识读本》中。如今看到“E租宝”被调查,不禁唏嘘不已。

  二、头重脚轻的模式?

  书籍出版后,便没有再关注过“E租宝”。直到2015年9月份,在北京的一次互联网金融会议上,作者曾与“E租宝”创始人共同作为会议主题发言嘉宾。当听说“E租宝”的交易规模后,除了感到惊诧以外,对于其前景不禁也有一些忧虑。

  “E租宝”背后是安徽的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这也是当初将其选入互联网金融典型创新案例的原因之一。自己有基础资产支撑,如果有良好的风控,那么“E租宝”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无疑可以让更多的社会投资者享受到融资租赁的收益。但问题是,作为一家融资租赁公司,其租赁资产规模是否足以支撑巨大的网上交易规模。

  当“E租宝”有几百亿交易规模的时候,其资金的募集与其基础资产的规模是否发生了的偏离,如果两者不匹配,是否导致其原来设想的产品模型和风控模型失效?

  当笔者重新开始关注“E租宝”的时候,发现的是另一番景象,看到的是网上各种关于“E租宝”内部管理乱象和盲目扩张的传言。数百亿的交易金额,说明其拥有一个巨大的“头”,但管理方面却并未相应跟上。头重脚轻,摔跤是大概率事件。

  吴卫明博士认为,如果这次调查事件后,“E租宝”被证实存在问题,头重脚轻至少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如果这样,在本轮调查中,让“E租宝”遭受挫折的可能恰恰是其自己,是其过快扩张的商业模式。当然,是否有其他原因,在调查结论公开前,笔者亦不便揣测。

  三、金融鸦片的魔咒

  世界上最好的行业是金融,世界上最坏的行业也是金融。说金融是最好的行业,是因为相比制造业复杂的成本管控、流程管理、技术创新而言,金融行业的盈利模式更为单纯,在资金供给方批发资金,在资金需求方零售资金,然后赚取差价。这一商业模型,远比制造业更为简单。说金融是最坏的行业,是因为简单商业模型的背后,实则蕴含着更为精细的风险控制模型和流动性管理的模型。稍有不慎,出现项目风险,连累到流动性,触发挤兑风潮,再大的金融机构都可能在一夜间轰然倒地。

  然而,金融最可怕的确是其精神成瘾。金融业者,尤其是民间金融业者,打开金融魔匣后,看到一个利润丰厚又可以无限复制的模式后,往往难以自拔,迅速掌控和管理巨额资金的快感,犹如鸦片一样成瘾。吴卫明博士认为,对于出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不排除有些是以恶意骗取资金为初衷的,但也有一些是因为没能看清金融逻辑的本质,盲目扩大规模造成的。

  “E租宝”事件将给互联网金融从业者带来一个警示,面对金融鸦片诱惑的时候,克制有时比规模更重要。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吴卫明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所在专题 查看更多
e租宝坑掉500亿

e租宝坑掉500亿

26 16.7万 1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