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新消费也不行了,风口枯竭?投资人涌向“国产替代”

8937
钛媒体 App 2021-11-03 15:25 抢发第一评

文丨光子星球,作者丨吴先之,编辑丨王潘

“上半年火到爆炸的新消费,最近也极速降温了。现在很迷茫,感觉没啥可以投资的方向。”一位知名VC投资人告诉光子星球。当下赞同这一观点的投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

某投资机构合伙人陈亮甚至认为,当下除了硬核科技与生物制药之外,其他领域已很难有新的机遇。一两年前,他眼见一家机构挥舞支票横扫在线教育,今年又被横扫之,“当时闹腾得那么厉害,靴子一落地,啪,K12就没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有些投资机构早早就把目光投向别的领域,云岫资本与启明创投便较为典型,如今不少硬科技项目早期融资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2017年我们就不看TMT行业了”,云岫资本CTO赵占祥告诉光子星球,在移动互联网下半场来临时,团队毫不犹豫的转向半导体与新材料、AI与智能制造、企服与产业互联网三大领域。

云岫转型只是资本切换赛道的缩影,光子星球向多家投资机构询问今年关注什么行业时,“硬科技”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计算机背景的投资人越来越吃香

一家创投机构的投资经理告诉光子星球:“硬科技大多数人看不懂,不是想投就能投的。现在很多机构为了看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等行业,都在积极的招聘计算机、电子信息专业背景的人来做投资。尤其是那些有技术圈人脉的中科院、清华背景的人,特别抢手,一般的机构还很难吸引到人家。”

目前,涉足硬科技的投资机构有两类。一类是精耕细作多年的专业机构,以人民币背景为主,比如中科聚源、中科创星、深创投等,它们入局早、项目多。“中科创星就有一位博士长期关注硬科技”,开源中国的马越告诉光子星球,大部分投这个赛道的人或多或少都懂些技术。还有一类就是主流基金里面比较有实力的,比如红杉、高瓴等,也在积极布局这块。

从频次来看,2019年以来红杉、高瓴无论在投资规模与数量上都远超此前,且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而深创投与中科聚源,虽然也在增长,显然增速上无法与另外两家巨头相比。

上述人士提到的中科创星在2019、2020、2021年9月分别参投24、24、30家,大多集中于早期融资。

数据来源:IT桔子 注:有大量投资没有具体数额,未统计在内

光子星球了解到,转入硬科技的投资机构都由专业背景的人组成。硬科技本身门槛就高,有中科系、清华计算机系或者海外巨头履历的人,依靠人脉更容易接触到早期项目。

“中科院出来搞投资的人多,聚会时的确会交流投了哪些项目”,一位不具名人士透露,“不是说中科系出来的就得投中科系,只能说人多,覆盖的领域最全罢了”。

赵占祥表示,硬科技当前的投资逻辑是国产化市场规模决定估值,而团队情况决定了投与不投,所以如果投资人有相关人脉资源,更容易背调。

目前这些投资硬核科技的投资人,大多都集中在看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的企业——也就是所谓的国产化、国产替代、或者叫信创,大概可以分为基础软件、和基础硬件两大块。

光子星球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塔坚的信创产业链全景图,补充完善了相关企业。

图示:信创产业图

投资圈为“芯”发烧,头部机构持续加持基础硬件企业

在上面的图谱中,基础硬件已经在过去几年出现了很多年轻的独角兽。在这其中,GPU可能是整个产业链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了。

摩尔线程成立100天累计融资数十亿,壁仞科技成立18个月总计融资超47亿,成立才一年的沐曦集成电路,8月又获得10亿元A轮融资……

因为技术壁垒太高,这条产业链中越往上游走,相应标的就越少,融资金额越大。比如中科聚源、深创投、招商创投等,多年以来持续投资,可他们发现2019年以来,涌入了不少新机构后,想要以小博大越来越难。

“架不住红杉、高瓴去抬价,他们真的很烦”,某国资背景投资机构经理鲜于成抱怨称自己有一个项目,“之前只有四五十亿估值,它们一过来,就搞到一两百亿”。他同时指出,当下以人民币投资为主,但有一些是美元可以投进来的,而一些中间地带,如果还带了点消费色彩的项目,估值会很离谱。

他记得早前见一家初创企业老板,谈好了估值,打算下周见面详谈,一周之后估值就涨了,事后新闻出来才知道是某家大机构介入抬了价。

“2019年以前我们看这些项目的时候,基本上估值都十个亿以内”,鲜于成发现,现在看的项目基本上没有三十亿以内估值,大多数都是五六十亿、一两百亿,“项目其实还是之前那个项目,唯一变化就是有头部投资机构进去了”。

赵占祥表示,2019年以来,企业估值水涨船高。“芯片肯定是最火的,云岫入局早,所以才幸运地拿到了一些项目”。据他观察小一点的机构根本投不进去那些初创芯片企业。

头部机构介入之后,还会继续参与后续融资活动,进一步压缩了中小机构的空间。比如红杉资本、五源资本、闻名投资三家给摩尔线程的天使轮投了数千万人民币;三个多月后的Pre-A轮中,不仅有上述三家,还包括GGV、字节、招商创投、深创投等十余家机构,融资规模飙升至数十亿。

据了解,持续跟投很普遍,行业本身需要持续投入是一方面,何况决策成本高,机构花功课做背调,一旦出手,后续基本上都会跟投,以确保持有股份不被稀释。

光子星球与多位业内人士沟通中发现,头部投资机构“赛道式”投资让一些体量不大的机构选择抱团,“能投多少算多少”。可投标的有限,机构抱团,从而引发项目争夺战,对于中小投资机构来说慢慢变得吃力,“除非能找到早期项目,否则只能跟着大机构走”。

赵占祥所在的云岫资本深度参与了许多硬科技企业的投融资服务。他以芯片设计为例,给予这些企业高估值的原因有二,“启动资金大,而且需要持续性投入,所以企业想多融一些”。同时投资机构也乐见其成,“一开始融资多,估值高,会产生‘虹吸效应’,后续融资反倒更容易”。

张娟在一家芯片企业工作,她告诉光子星球,企业的成本主要来自研发,“大概占到整体成本的60%以上,像我们团队现在500人,还有很大人才缺口,未来成本还会上升”。企业寻求高估值实际上是希望多融一些资金,为后续引进人才打一些提前量。

当被问及如何给企业估值时,不同机构依据各不相同,有些看重潜在国产替代市场的价值,有些看重团队与创业者,还有一些则综合业内观点。

很多投资机构倾向于对标同行的巨头。例如GPU会参考英伟达与AMD;做数据库的企业往往会以甲骨文作为参考;在一份关于PC端操作系统的研报中,微软与苹果成了机构评估中国软件与诚迈科技(统信)的天花板。

这套估值体系虽然存在一定程度高估,但有投资人解释道,国内市场巨大,完全可能在某些硬科技领域诞生一两家千亿级巨头,再看看眼下估值不过一两百亿其实并不算高。

“缺芯”也不能“少魂”,基础软件即将爆发

芯片已经热了两年多,今年开始基础软件也已经开始逐步升温。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等。

数据库其实在今年以来一直比较火。除了国产替代的风潮之外,也要感谢去年刚上市的新型数据库产品——美国的Snowflake。就拿刚刚完成新一轮融资的数据库企业PingCAP为例,他们的对标就是中国的Snowflake。7月由红杉资本领投的新一轮融资中,估值达到30亿美元(180亿元),有业内人士质疑估值过高。然而根据艾瑞预计,国内CAGR约为15.6%,市场规模超500亿元人民币,这么看来确实不贵。

而办公软件方面,除了大家熟悉的替代微软office的WPS和永中之外,很多细分领域今年也完成了不少的融资。比如芯片设计软件EDA的几家企业,还有3年估值翻了100多倍的中望CAD(从2018年3亿人民币估值没人投资,到如今300亿估值)等。

移动端方面,一家中关村的创业企业JingOS(鲸鲮科技)已经投入多年。他们的理念是做“消费级的国产替代产品”。移动操作系统本来就是一个很高技术难度的事情,再基于国产化硬件来做“消费级水准”则更加挑战。要知道,消费级平板ARM芯片几乎全是Android设计,厂商不提供Linux硬件驱动,选择这条路几乎就等于走进了死胡同。

不过,JingOS技术却另辟蹊径,通过重写Linux系统驱动层来兼容Android硬件生态,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让基于Linux的JingOS系统可以运行在任何Android生态的基础硬件上。此前,开源社区也有过类似的方案,但不成熟,JingOS的技术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将这个方案产品化的。据了解,JingOS在这方面技术攻坚中,共申请了100多项全球发明专利。在刚刚进行的A轮融资估值就超过了10亿元人民币。

众所周知,软件定义硬件,而操作系统又是基础软件中的基础,一旦发展失速,将制约硬件发展。一些芯片企业试图通过软硬一体的方式寻求解决方案,跨界或许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操作系统是软件中最难的”,一家创投机构经理章毅认为只有在硬件切换的时间窗口里,操作系统才会有机会颠覆旧秩序。“从查阅机到笔记本,再到ipad与手机,能不断涌现新的操作系统,都是因为交互方式发生了改变”,他作了一个对比:过去是解决键鼠,而今是围绕拖拽,打破国产瓶颈还得重新定义交互形式。

操作系统同样分为PC端与移动端两块。PC端主要是UOS(统信)与麒麟OS(中国软件)较为成熟,两家企业都是国产OS的代表者,但上述两家目前仍主要以IT外包形式开展业务,客户主要以安全需求较高的政府部门为主。根据头豹研究院预测,2019-2023年国内市场CAGR为4.89%,2023年规模约为50亿美元。

去年12月,统信在23天内先后完成了天使轮与A轮总计十多亿元人民币融资,这表明硬科技风起之际,操作程序也迎来春天。

不为人知的是,开源风潮是基础软件发展的另一股重要推力。

“国内开源市场已经来到云涌期了”,马越将中国开源史分为破土(2008-2013)-风起(2013-2019)-云涌(2019-至今)三个阶段,经历了草创、发展到商业模式成熟的过程。

当被问及为何认为开源风口渐进时,他解释称:开源中国社区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二大代码托管平台,2019年他发现平台上用户数、团队数、企业数、活跃度瞬间提高,这些数据都表明风来了。

国产移动操作系统创投活跃印证了马越的判断,这些年来出现了两家企业。

一家是2014年成立的元心(SyberOS)近年来声量不高。此外还有一家是前文提到的鲸鲮科技,今年以来动作频频。一位接近鲸鲮人士告诉光子星球,JingOS看到的机会是国产替代这个巨大的市场,其中PC上的统信UOS、麒麟的市场份额都在高歌猛进,但在移动OS领域除了全平台的鸿蒙以外,还是一片空白市场。

于是他们找到紫光展锐,希望组建自己的“国产版Wintel”联盟,打造出基于开源Linux的移动OS,选择了一条艰难但可以正向积累的路径。

不少互联网巨头同样希望搭上硬科技的便车,集中于办公套件Office领域,金山、福昕、永中三强格局不再稳固。很多创业公司也加入进来做云文档。

章毅认为,未来更具竞争力的可能是两家互联网巨头的产品:字节的飞书与腾讯的在线办公生态。“飞书的逻辑是集文档+表格+DTM(任务流程)+IM(即时通讯)于一体”,他推测腾讯则会以腾讯会议为中心通过腾讯文档等产品形成矩阵打入市场。

不过他也看到互联网产品的缺陷:体制内要求稳定,体制外看重灵活。飞书诞生于灵活的扁平化组织体系,主要市场在体制之外。

章毅表示,现在去谈C端市场还是过于遥远。因而我们看到,大到腾讯、字节这类巨头转而To B,小到鲸鲮这类初创企业都将重点放在B、G两端。

结语

无论芯片还是操作系统,资本涌入硬科技既受宏观因素刺激,其实也是历史必然。

孙贤是一位长期关注硬科技的分析师,他认为“在美国,信创产业市值占到40%多,这么一算再来看国内融资,其实真算不上高。”

至于路径,目前大部分企业市场还是在对安全和稳定性要求更高的政企方面,国产替代很大可能在未来几年在这一市场提前实现。消费市场进度会很慢,在物联网领域一些技术门槛不高的行业基本已经完成国产替代。

一位有过体制内采购经验的人士分析称,有时候不能照搬美国那套路径,比如软件通过开源获客的模式在中国将遇到不小的挑战。

“美国的采购方式一般是针对性的采购,比较细分”,他分析称,国内采购方式一般是集中采购,他们愿意给谁买单呢?决策者被各种会议消耗,而且不一定专业,他们更愿意给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与服务买单。

这或许是基础硬件在目前比较火热的另一个原因。孙贤推测,“眼下或许芯片设计或者移动端操作系统可能跑得会快一点”,而至于材料、生产设备方面,道阻且长。

硬科技行业的确存在估值与产值倒挂的情况,像芯片行业,估值几百亿,融资数十亿,产值不过千万的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第一个阶段谁募集的资金多,才能够保证尽快投产,第二个阶段是比市场份额,目前我们还处于第一阶段”,张娟所在的芯片企业最近即将流片,内部绷紧了神经。

鲜于成看得比较长远,他认为科创板与北交所的设置是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的重大举措,“简单地说,投资人愿意陪着企业发展,也是因为看到了二级市场的机会”。

一年风口,十年风潮。

眼下,硬科技显然已是投资界最关注的赛道之一,有些人看到的是风口,而另一些人无比笃定,他们认为这是一场风潮。

注:文中张娟、鲜于成、孙贤、章毅皆为化名。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