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画像分析:微观成长机理与宏观发展要件

12378
创新研究 2022-08-28 20:36 2人在评论
  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是国家引导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专精特新四要素中,创新是根本驱动、专注和精细是重要支撑、特色是外在表征。本文基于专精特新的基本内涵,构建创新能力、专注度、数字化水平、绿色发展水平四个维度的观测指标体系,结合各省市营商环境情况,勾勒“小巨人”企业的基本轮廓和显著特征,探索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外在使能要素。

  2021年,伴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专精特新”的概念逐渐被大众熟知并成为年度热点之一。“专精特新”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简称,这个概念由来已久。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也是国家政策层面第一次明确提及“专精特新”,第一次明确将“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作为国家引导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

  国际上,与“专精特新”概念异曲同工的是“隐形冠军”,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在其著作《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中指出,支撑德国制造的中坚力量是大量的“隐形冠军”企业,这些企业规模不大,在各自所在的细分市场内数十年磨一剑,默默耕耘直至成为全球行业领袖,虽然它们的技术创新水平遥遥领先于同行,但由于其所从事的行业并不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加上它们专注的战略和低调的风格,通常隐身于大众的视野之外。赫尔曼·西蒙认为,专注、创新和国际化是“隐形冠军”企业的三大重要特征。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截至2021年,我国企业数量已达到4842万户,其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的遴选标准和培育路径。

  工业和信息化部自2019年启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遴选工作,截至目前,已有三批累计4762家企业获得认定。“小巨人”企业是我国广大优秀中小企业的排头兵,本文拟以第三方公开数据为主要依据,对这4762家企业的内部发展情况及外部营商环境进行统计分析,勾勒“小巨人”企业的基本轮廓和显著特征,探索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外在使能要素。


  一、专精特新的基本内涵

  我国《“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对专精特新发展模式做了详细的说明。专业化是指提高生产工艺、产品服务、市场专业化水平,成为产业链中某个环节的强者;精细化是指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开展精细管理,生产精良产品,提供精致服务;特色化是指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新颖化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功能创新,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

  上述专精特新四要素呈现如图1所示的内在逻辑。创新性、精细化和专业化是企业需要修炼的基本内功,其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驱动力,精细化管理、专注与深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模式,特色鲜明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外显要素,体现在市场特色、产品特色、服务特色等方面。中小企业规模小、底子薄,如何平衡技术与市场、显性与隐性、专注与多元的关系,对于找准发展路径、合理分配精力与资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640.png

图1 专精特新四要素间的内在逻辑

  (一)技术与市场

  长久以来,我国很多企业在世界工厂中的优势在于低价值的简单“组装”,而非高价值的“关键基础”研发,近十年来,我国密集出台支持专精特新的相关政策,旨在从根本上扭转企业以低价格取胜的短视发展思路,引导企业打磨核心竞争力,行稳致远迈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企业的创新行为包括自主创新、与生态伙伴的合作创新以及基于人才及技术引进的引进创新。企业通过创新积累技术优势,并通过知识产权的合理布局、成果转移转化等路径,将技术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市场优势进而引发市场侧的人力、资本、创新载体、供应商等资源要素不断涌入,进一步反哺和强化企业的技术优势。

  (二)显性与隐性

  既有的专精特新企业研究,通常立足于消费视角,惯用市场赛道作为企业的分类依据,然而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核心技术才是“定海神针”,技术赛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真正所在。日本味之素公司因氨基酸等味精调料的生产而闻名世界,如今却成为了全球半导体芯片产业“卡脖子”的关键力量。它生产的ABF(味之素堆积膜),是一种由味精制作过程中的副产物合成的树脂类材料,是全球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素材。以食品公司来定位味之素已并不准确,以氨基酸生产为技术主线的化学物质合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隐性内涵。

  (三)专注与多元

  宁波诺丁汉大学李平教授研究发现,中国专精特新企业独特的战略模式是“T型战略”,一方面持续纵向深挖技术与品牌的护城河,“深挖洞”实现技术专一化,另一方面不断横向拓展产品与用户体验的相邻应用场景,“广积粮”实现市场多元化。以河南省汉威科技集团为例,企业成立之初只是生产气敏元件,后来扩展到智能仪器仪表等领域,如今已构建了以传感器为核心、以安全生产、民生健康、智慧城市、环境保护四大场景为应用依托的物联网生态圈。企业始终聚焦在传感器领域深耕,把传感器核心技术的市场应用拓展到广阔多元的场景。调研发现,企业市场多元化的程度与企业发展阶段紧密相关,初创企业市场相对聚焦,成熟企业相对多元化,但通常表现为纵向一体化和同心圆多元化等形式,几乎不存在非相关多元化的发展模式。

  二、专精特新观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专精特新的基本内涵以及外部影响要素,本文拟构建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的观测指标体系。内部指标包括创新能力、专业化程度和精细化程度,其中创新能力以专利情况和国家科技奖项两个指标表征;专业化程度以标准制定情况为依据;精细化程度以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制造情况来反映。企业外部影响因素包括开放环境、金融服务、R&D经费投入强度、知识产权等营商环境构成要素。指标体系、数据来源、数据时效等具体信息详见表1。

  表1专精特新观测指标体系

640 (1).png

  三、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基本轮廓

  数据统计显示,98.7%的“小巨人”企业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创新是“小巨人”企业鲜明的底色。“小巨人”企业的区域分布、成长时间、注册资本、人员规模等基本情况如下。

  (一)区域分布

640 (2).png

  图2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区域分布

  “小巨人”企业区域分布如图2所示。从空间布局来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东南沿海以及北京、上海等经济活跃、创新要素集聚地区。

  (二)成长时间

640 (4).png


  图3企业从注册成立到获得“小巨人”认证所需时间

  “小巨人”企业成长时间如图3所示,统计口径为企业从工商注册到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认证所需的时间。数据显示,成长为“小巨人”最短需要3年,最长历经56年,平均需要15年,中位数为14年,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为10年和19年。

(三)注册资本

640 (5).png


  图4企业注册资本

  各省市“小巨人”企业注册资本数如图4所示。平均注册资本为1.1165亿元,中位数为6030万元。

(四)人员规模

640 (6).png


  图5企业人员规模

  “小巨人”企业的人员规模如图5所示。超过半数的企业规模在两百人以下,规模在1000人以上的企业约为百分之二。

  四、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显著特征

  (一)创新能力


  1

  各省市“小巨人”企业企均专利情况

640 (7).png


  图6各省市“小巨人”企业企均专利数目

  各省市企业平均专利数如图6所示,为排除极值干扰,每个省市去掉一个专利最大值的企业,然后求平均数。全国企业平均拥有专利数82个,广东、江苏、上海、天津、北京、四川、福建、安徽、浙江、河南10个省市的企业平均专利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

  我国“小巨人”企业的核心技术领域

  根据“小巨人”认定办法,国家重点支持在十四大产业链中生产工业六基产品的“小巨人”企业,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核心产业布局和核心产品布局。十四大核心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制造强国十大领域,以及集成电路、高端软件、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四大战略新兴产业。在产品布局方面,重点支持上述产业的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基础元器件、关键软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等六大基础领域。国家政策层面的小巨人企业布局如图7所示。

640 (8).png

  图7国家政策层面的“小巨人”企业布局

  本文根据国际通用的专利分类方法(IPC分类),统计每一家“小巨人”企业有效专利中数量最多的专利类别,作为判定该企业核心技术赛道的依据。排名前20位的核心技术领域如图8所示,主要分布在基本电器元件、测量测试、机床、工程元件和部件等领域。

640 (9).png

  图8我国“小巨人”企业核心技术领域

  3

  各省市“小巨人”企业核心技术领域

640 (10).png


  图9各省市“小巨人”企业核心技术领域

  国家层面的20个重点技术领域在各省市的分布情况如图9所示,圆点越大,表示该领域的企业越多。生产基本电器元件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和湖南。北京市的“小巨人”企业主要分布在G01测量测试、G06计算/推算/技术和H04电通信技术等技术领域。各省市在产业布局方面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

  4

  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情况

640 (11).png

图10 各省市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企业数目

640 (12).png

  图11国家科学技术奖核心技术领域分布

  截至目前,累计有130家“小巨人”企业获得国家科技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江苏和北京地区获得国家奖的企业最多,其次是山东、四川、辽宁、湖南和河北。获奖企业主要集中在G01测量测试、A61医学、C02水处理、G06计算、推算或计数以及H01基本电器元件等领域。

  (二)专业化程度


  1

  各省市小巨人企业企均标准数

  参与制定相关标准的企业数目和比例如表2所示。约37.1%的企业参与制定了国家、行业、地方或团体标准。在标准的类别上,企业分布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参与制定团体标准、国家标准的企业较多,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较少。“小巨人”企业在专业化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少部分企业已具备影响行业的话语权,大部分“小巨人”企业在行业范围内的影响力仍显不足。

  表2参与制定相关标准的企业数目及比例

640 (13).png

  各省市企业的专业化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企业平均标准数如图12所示,其中平均标准总数做了去极值处理。北京、浙江、江苏、辽宁、上海等9个省份的企均标准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平均参与制定的四类标准总数为2个。

640 (14).png

  图12各省市企业平均制定标准数

  2

  标准的技术领域分布

640 (15).png


  图13国标/行标/地标/团标的技术领域分布

  如上文所述,共有1767家企业制定了相关标准,他们的行业赛道分布如图13所示,主要集中在基本电器元件、测量测试、工程元件部件等领域。

  3

  国家强制性标准制定情况

640 (16).png

图14 各省市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企业数

640 (17).png

  图15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技术领域分布

  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的1117家企业中,有109家企业制定了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强制性标准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企业在相关领域的规则制定权,企业的省份分布及核心技术赛道分布如图14和图15所示。

  综上所述,专利情况和标准制定情况是代表企

640 (18).png

  图16各省市企均专利数和企均标准数

  (三)数字化水平

640 (19).png

图17 各省市获得智能制造等试点示范项目的企业数

640 (20).png

  图18试点示范企业的技术领域分布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降本增效、拓展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要路径。截至目前,累计有124家“小巨人”企业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天津、山东、安徽、北京、河南、广东的示范企业较多,示范企业主要集中在H01基本电器元件、B23机床、G01测量测试、G06计算/推算/计数、H02发电/变电/配电领域。

(四)绿色发展

640 (21).png

  图20绿色制造企业的技术领域分布

  绿色制造是“小巨人”企业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的重要体现。截至目前,累计296家“小巨人”企业获得工信部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安徽、浙江、湖南、河南的绿色制造企业最多,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H01基本电器元件、B01一般物理或化学方法、B65输送/包装/贮存、C09染料/涂料、H02发电/变电/配电领域。

(五)各省市“小巨人”企业综合质量

  “小巨人”企业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排头兵,就全国范围来看,企业平均专利数82件,创新能力远远超过了中小企业的平均水平。然而,拥有行业规则制定权的企业还相对较少,只有约37%的“小巨人”企业参与制定了相关标准。只有不足3%的企业获得智能制造等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不足300家企业获得绿色制造示范项目,精细化发展之路道阻且长。

  各省市“小巨人”企业的综合质量如表3所示。专利的筛选依据为图17位于一、二象限(即大于60)的省份;标准的筛选依据为图17中位于一、四象限(即大于2)的省份;国家科技奖、数字化水平、绿色制造的筛选依据为排名前五名的省份(包括并列省份);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筛选依据为所有相关企业涉及的省份。北京、山东、江苏、安徽位于第一梯队。

  表3各省市“小巨人”企业综合质量

640 (22).png

  五、专精特新企业茁壮成长的外在要件

  试验性研究要成功实现产业化,需要分别跨越从理论研究到小试生产、从小试生产到商业化、从商业化到大规模产业化的三重障碍。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历程与之有相似之处。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很多企业夭折于商业化和产业化的鸿沟之中。

(一)有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优化工作,2019年,李克强总理签署国务院令,颁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条例》不同于一般的政策文件,属于法规性公文,具有党政机关公文和法律条文的双重属性。2021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六个城市首批开展试点工作,涉及破除地方保护、营造开放透明的市场主体准入和退出机制、提升市场主体创新能力等方面内容。

  本文参考中科营商环境大数据研究院《中国营商环境指数蓝皮书(2021)》31个省市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将各省市入围“小巨人”企业数目与营商环境二级指标的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相关系数在0.8-1表示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5-0.8表示具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小巨人”企业数目与当地金融服务、开放环境、R&D经费投入强度高度相关;与知识产权、企业整体活力、电子政务水平、交通水平、当地经济活力、政商关系呈现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表4各省市“小巨人”数目与营商环境相关性分析

640 (23).png

  此外,参考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2021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对于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价结果,“小巨人”数目与城市的创新环境高度相关,与融资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详见表5。

  表5代表性城市“小巨人”数目与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相关性分析

(二)有效市场涵养融通发展生态

  2022年,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围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数据链、资金链、服务链、人才链七大链条,布局一系列重点建设任务,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在打造创新链方面,推动大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完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强知识产权合作,共同完善产业链专利布局。在优化资金链方面,推动大企业支持配合上下游中小企业开展供应链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龙头企业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指出,龙头企业代表了行业的专业方向和发展潮流,这些企业具有深厚的产业背景,他们更有能力识别出具备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他们更有意愿在自身所涉及的产业链中布局。引导龙头企业联合中小企业开展开放式创新、鼓励中小企业技术人员到龙头企业交流交换、促进龙头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产业投资,对于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协同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统计数据显示,腾讯、小米、华为等25家龙头企业通过产业投资的方式,已投出了近400家国家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六、结语

  专精特新是我国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广大中小企业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的重要路径。专精特新四要素中,创新是根本驱动、专注和精细是重要支撑、特色是外在表征。我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分层次制定了优质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为不同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了路线指引。指标的意义在于引导企业认识专精特新的核心内涵,对标对表,强优势、补短板,十年一剑,久久为功,而非急功近利追求指标意义上的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排头兵,“小巨人”的未来是继续“小而美”还是做“大优强”,没有统一的发展路径。赫尔曼·西蒙教授笔下昔日的中国隐形冠军,随着市场影响力的壮大,已无法做到真正的隐形,海康威视、金风科技都是从“小而美”到“大优强”的典型例证,唯有深挖技术与品牌的护城河,方能将企业核心能力应用到广阔多元的场景。

  政府和龙头企业在促进大中小企业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相互贯通、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开放程度、融资环境、创新环境是显著影响“小巨人”企业发展的外部要素,北京、山东、江苏、安徽、广东、浙江等省市“小巨人”企业呈现了良好的综合质量特征,这离不开各省市营商环境的助力与支撑。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15
评论一下 2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gBqsPxAZ
gBqsPxAZ说:
这个材料好
0
0
186****0560
186****0560说:
收藏
0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