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科技狂人、基因教父?他又带着一家公司上市了

14944
创头条 |史慧芳 2022-09-09 14:07 抢发第一评
华大智造是一家基因测序设备公司,实控人正是被称为“基因教父”的汪建,持股47.07%。这是继华大基因(300676.SZ)之后,年近古稀之年的汪建在A股拿下的第二个IPO。

今日(9月9日),华大智造(688114.SH)正式在科创板上市交易。早盘高开低走甚至一度跌破发行价,截至上午收盘上涨13.55%,总市值超过400亿元。

华大智造是一家基因测序设备公司,实控人正是被称为“基因教父”的汪建,持股47.07%。这是继华大基因(300676.SZ)之后,年近古稀之年的汪建在A股拿下的第二个IPO。

身为“华大系”掌门人,汪建以“能说、敢说”出名。他说过不少具有争议的话,曾引起轩然大波的如:“员工必须活到100岁,员工肿瘤发现不得晚于医院诊断”“不允许员工死于心脑血管病”……

他希望自己活到120岁。他毫不掩饰对永生永存的追求,早已存储了自己的细胞只等克隆技术成熟时再造一个“汪建”。

有人说,汪建把一个高科技公司硬是做得像“传销公司”,也有媒体批评汪健的言论只是为公司做广告,经不起严密推敲。

五年前,华大基因上市,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元,如今已不足250亿元。如今华大智造登陆资本市场,未来的走势又会如何呢?

-1-

华大智造背后的掌舵人是“基因狂人”汪建,1954年出生于湖南怀化。

他从小对医学感兴趣。1976年考入湖南医科大学医疗系,后进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中西医结合硕士。毕业后,他回到湖南医科大学担任药理助理研究员。

1988年,汪建以公派身份赴美留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后,他进入华盛顿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进行细胞分化与增殖相关性研究。

在这期间,他偶然得知华盛顿大学对面有一个神秘研究所,正在进行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彼时,基因还被视为“生命天书”,其神秘令无数科学家心向往之。

1999年,在北京顺义空港开发区一栋旧厂房里,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成立。在这里,华大基因完成占人类基因组计划1%工作——人类3号染色体部分遗传密码破译。

2003年“非典”肆虐,汪建在拿到SARS病原体36小时内,迅速破译四株该病毒基因组序列,并发布首个诊断试剂。

在体制内最风光的时候,汪建曾担任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2007年,他辞职南下深圳,带着90多名员工在盐田一家旧鞋厂落脚,创立华大基因。

起初,华大基因通过采购第二代高通量基因测序仪,获得大量基因检测业务。因为数据产出能力不错,价格低廉,被称为“基因界的富士康”。

转折点发生在2010年。华大基因耗资6亿元国开行贷款,从Illumina手中购买128台新一代测序仪。这笔在当时堪称基因测序仪买卖中全球最大订单,使华大基因成为全球最大的测序工厂。

自那之后,华大基因就号称测序数据产出能力占全球一半以上。只是,买来的高科技终究还是被别人“卡脖子”。

后来Illumina开始拖延仪器的维修保养,抬高试剂售价,甚至停售新型测序仪。汪建想过与之合资,依然遭到拒绝。汪建也体会到“要变成一个全球化、国际化的企业,靠买武器,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又一场豪赌开始了。既然买测序仪行不通,那就买测序公司。

2013年,华大基因收购美国基因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进军测序仪器研发。擅长找传播点的华大对外放风称此举是“中国人从美国拿走了基因测序行业的‘可口可乐配方’”。

这也是华大智造的逻辑起点。2016年,华大智造独立,靠着开发出经济可靠的桌面型测序仪获得成功。

-2-

身为华大集团掌门人,汪建以“能说、敢说”出名,天然带着一股“匪气”。他除了言论狂妄,做事也是特立独行。

华大基因上市那天,他为自己做了块墓碑,上面写着:汪建(1954—2074)。他其实毫不掩饰对永生永存的追求,早已存储了自己的细胞,只等克隆技术成熟时再造一个“汪建”。

有人评价,汪建把一个高科技公司硬是做得像“传销公司”,很多言论只是为了广告效应,经不起推敲。

由他执掌的“华大系”,一路走来自然也不缺少故事。

“精准护肤,从基因检测开始”“一滴血,一份唾液,查出你的前世今生”……随着广告的铺天盖地,曾经“高大上”而又神秘的基因检测如今越发“接地气”。

“华大系”业务基本覆盖了整个基因测序产业。有提供基因检测服务的华大基因,也有搞测序仪器制造的华大智造,也有卖益生菌的华大营养…… 

汪建认为,无论生老病死,基因几乎影响人的一生。而以基因为基础的医疗、保健、食品等产业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华大基因要做这样的生意。

基因测序技术是指获得目标DNA片段碱基排列顺序的技术。基因测序行业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上游为基因测序仪与试剂耗材,中游为基因检测服务。下游为终端用户。

作为国产基因测序行业中的头部玩家,华大智造在IPO之前就获得大量投资机构追捧。

2019年5月,华大智造进行首轮融资,规模超2亿美元。2020年1-6月半年内,又完成多轮密集增资,投后估值跃升至220亿元。

当然,估值暴涨得益于华大智造日益向好的业绩。只是,华大智造的营收构成中,绕不开与“华大系”的关联交易。

招股材料显示,“华大系”公司连续三年稳居华大智造第一大供应商。2019年,华大基因贡献营收的“半壁江山”。即使到了2021年,这一比例仍然超过31%。

另外,华大智造最近三年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9.73%,主要得益于疫情爆发。

比如,疫情之前公司主要靠基因测序仪增长拉动营收。疫情爆发后,全球对实验室自动化产品需求骤然倍增,营收从2019年的0.6亿元飙升到2020年的20.6亿元,2021年又到了21.93亿元。

说它因“疫”而兴,并不为过。

2022年上半年,由于新冠检测价格不断下滑,华大智造营收23.6亿元,同比增长20.52%;净利润3.44亿元,同比下降19.1%。这也让市场颇为担忧其未来业绩压力。

-3-

本来,基因的生意也并没有外界看到的那么好做。华大基因自上市以来的各种争议就从未消退。

从“员工必须活到100岁”到“王德明实名举报事件”,再到2020年被爆“基因编辑58个婴儿”。这些舆论风波一次次让华大基因站到风口浪尖。

近几年来,华大基因业绩一直处于波动状态,2018年、2019年、2021年净利均出现下滑,今年上半年成为核酸检测龙头中为数不多业绩不增反降的企业。

华大基因市值也较刚上市的千亿市值大幅缩水。当前市值仅剩不到250亿元。

近年来,华大基因CEO尹烨与自己的老师兼老板汪建一样,开始凭借各种出圈言论打造“科普网红”的人设,并顺势让华大集团的益生菌产品一炮而红。

未曾料到,尹烨又遭到学术打假斗士饶毅的炮轰和质疑。华大基因又陷入益生菌是“假药”的风波。

如今基因测序设备龙头的华大智造又叩响了资本市场的大门,立下“国产测序仪第一股”的公司标签。

虽然华大智造已经走在了基因测序仪器国产替代的道路上,但是面对国外高强度的垄断态势,仍面临不小的压力。

“要么出局,要么出众”。2015年10月,前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华大基因CEO王俊离职创业,成立基因大数据公司碳云智能。

王俊出走,仅是华大离职创业者的其中之一。

过去数年来,不少华大的管理层、销售骨干、实验室骨干相继出走。由于华大离职创业的人为数众多,这个群体被外界冠名以“华小”及“华创”。

有数据显示,创业团队出自“华大系”,并仍然在基因测序领域创业的公司超过30家。它们的创业方向,涵盖了科研测序、无创产前检测、个人基因组、肿瘤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基因大数据、设备器械等基因组学应用的所有细分领域。

对于公司的行业地位,汪建曾豪言说,“我们从来不是之一,老大就是老大,华大就是老大。”

随着一批“华小”与“华创”正在崛起,有的已经羽翼日渐丰满,成为华大集团在各个领域与其抗衡的实力选手。不知道,汪建和华大能否持续乐观。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

声明:本文由创头条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科技狂人、基因教父?他又带着一家公司上市了
打赏一下 0
喜欢这篇 9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