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鲸鲸 来源:HR聚乐部(ID:Hey_HR)
HR醉害怕听到的话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不是“你新招来那人走了”
不是“工资/社保公积金算错了”
而是“在吗?”!!!
1
在吗?
风和日丽的一天
一个点赞之交淡如水的同事C
忽然发来一句“在吗?”
看着这熟悉而又疏离的对话框
HR心中一沉……
上周C请了2小时事假,是不是面试去了?!
C一直表现不错,和领导同事相处愉快,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怀着有点悲伤的心情,谨慎的敲了个“在”
小C:哦,上周你给我吃的那个饼干啥牌子的啊,很好吃,我想买点~
HR:你第一句说什么?
小C:在吗?
HR:不在!!!!!!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
刚入职一个多月,还未成为点赞之交的小E
发来一句:“在吗?”
HR看着这个疏离又尴尬的对话框
想想小E好像入职之后
一直都比较低(cheng)调(mo)
瞬间脑补出各种可能出现的对话场景
“我要走了”、“请问辞职流程是怎样”
于是惊慌失措的回复她:“在”
半小时过去了,小E还没回复
这段时间HR开始浮想联翩:
完了她要离我而去了我又要开始筛选简历邀约面试准备入职资料了,好不容易招个满意的现在又不知道啥时候能再找到,苍天饶过谁啊啊啊啊啊啊
1h过去,小E终于回复了
·
·
·
“上次培训的课件可以再发我一下吗?”
2
高效沟通,从这3点做起
每次小编看到别人发来个“在吗”后就无下文,总能脑补出N场大戏。有时候很忙,不知道这个事儿会耗费多少时间,心理上不想搭理对方。生理上却很诚实,仍是敲了个“在”。毕竟我很好奇到底是啥事怕错过重要的事情嘛!导致现在看到别人发“在吗”就烦,相信有许多人跟我有一样的感受。
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在吗”二字真是严重拖延了在线沟通效率。那么如何做到高效沟通呢?很简单,做到3点即可。
1.有事请开门见山的说
坊间传闻,最令人讨厌的微信聊天行为
排名第三:被陌生人加好友对方却啥都不说
排名第二:上班时间不断收到对方60s语音消息
排名第一:“在吗”
小编某次加了某位线上课程老师微信,颇为喜欢他的签名“请主动说明你的来意,有事直说别问在不在,不闲聊”。如果人人都明白,在微信和QQ上主动找人沟通的时候,有事直说,开门见山。那世界将变得格外美好!
强烈建议:为了节省时间,提升沟通效率,请直接陈述需要解决/协助的事情。
PS:此举不仅适用于同事,也适用于亲朋好友。
比如:“琳达啊,在吗?关于XX活动推广,我们有些细节需要找你确认。”
“花花,在吗?我失恋了有点郁闷,想找你唠嗑。”
2.结论先行,再展开说明
一般人们喜欢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然后再给出结论。其实这并不适合于平时的工作沟通。有时候你和对方发了一大堆消息,他们心里只有一句:“TA到底想说啥?”。
所以我们需要先给出结论,再进一步描述事情的细节。这样的好处是一开始受众会知道你的想法是什么,从而进一步去听你从哪些方面得出这个结论。
强烈建议:为了节省时间,提升沟通效率,请直接先说你的结论,再展开说明细节。
PS:此举适用于同事亲朋,尤其适合给领导汇报时使用。
比如:“陈总啊,后天的年终会议需要改期,建议改到周五上午。因为……”
“小丽啊,你有XX方面的书籍可以借我吗?听XX说你……”
3.事先演练,精炼语言
大家都是成年人,时间很宝贵。除了那些发一句“在吗”就仿佛消失了的人,还有一群人,特别喜欢在“在吗”后面噼里啪啦发十几条信息。
我知道朋友间可能觉得这样无所谓,甚至故意一句话拆成几句说。但是在职场,看到同事的十几条消息,是会令人恐慌的好伐!能用一段话说完的,就不要拆成十句话。去掉那些无谓的信息,说重点好嘛!
建议:发消息给同事沟通事情前,先在心里默默理一理,整理好再发送。
PS:此举特别适用于同事间沟通使用。
最后,小编想说
你以为你发送的只是一句“在吗”
在HR心中,那可是颗不定时炸弹
所以亲耐的,请答应我
以后直接说事,别问“在吗”好么
你不说什么事,我怎么决定我在不在!
提升沟通效率,从你我做起!
顺祝大家国庆中秋节日快乐!
来源于HR聚乐部(ID:Hey_HR)
2020-06-03 亲亲小保-互联网人事服务平台获得了创客68476501的关注
2020-05-27 亲亲小保-互联网人事服务平台发布了 《华勤互联平台科技赋能企业服务,稳步迈进创新层》的文章
2020-05-18 亲亲小保-互联网人事服务平台发布了 《上海生活的外地人怎么交社保?》的文章
2020-05-06 亲亲小保-互联网人事服务平台发布了 《武汉社保代缴可以享受医保吗?》的文章
2020-05-06 亲亲小保-互联网人事服务平台发布了 《本月起,农民工工资按月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