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共享经济、2016年的虚拟及增强现实、2017年的人工智能,2018年的第一个月,不出意外的迎来了一组热点关键词:“区块链、比特币以及ICO”,众多“有识之士”前赴后继纷纷表态all in blockchain(从具体操作上看,其中绝大多数只能算是all in 比特币),也引来了“友帮人士莫名惊诧”。
会不会区块链的兴起,只是又一次的螺旋上升?
为什么说区块链的兴起只是一种生产关系的回归?
比特币为首的代币体系,真是“价值”和“共识”的反映?
对于区块链的过度解读是不是一种误导?
信息技术的革命,经历了“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多次交替迭代,从1946年冯诺伊曼结构的确立开始,每一台计算机作为独立的计算主体一直延续到互联网的诞生。互联网体系结构下,C/S结构(Client/Server客户服务器模式)在客户端需要按照客户端软件,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相当于强调每个节点的计算能力,是“分”的体现。
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强调利用中心化服务器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浏览器只是作为输入和输出的终端,是“合”的典型。高性能计算、云计算、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把软件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等技术和理论的提出和实现,确立了“中心化”计算和处理的趋势。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七层网络(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模型的定义,网络通信从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直至表示层以TCP/IP UDP HTTP等协议作为通信互联的基础。这是一种非常“去中心化”的方法,整个网络环境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无权有向图”(directed un-weighted network),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起码在通信协议层面是这样的。
但是在互联网应用层,我们真正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沟通、共享、分享以及协同的层面,互联网却是极大的“中心化”。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的瀛海威信息高速公路,到2000年初的新浪、网易、搜狐,直至2005年之后确立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以搜索、电商、社交确立了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截至目前的TMD(今日头条、美团、滴滴)。我们在网络上其实一直需要通过中心节点与其他节点沟通,失去了中心节点的认可和授信,我们就是网络中的信息孤岛(lonely island)。
区块链技术的兴起,恰恰是把网络环境下的信任机制,回归到了“去中心化”这个逻辑之中。区块链不是万能的,它所提供的,也许仅仅是“去中心化信任”这一点微小但是颠覆性的机制。我们知道,科学(数学)和艺术(音乐)是人类不同种族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是不依赖于语言、文化以及身体结构确立的共识。我们的人生也是一直在寻找“频率一致”的一个过程。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人类简史作者)说过:“人类所有的组织,都是对一个共同故事的信仰”。由此可见,共识和信任,是多么重要。
那么,价值的核心到底是不是“共识”,我认为不是。价值的核心应该是“广泛共识”,而不是“局部共识”或者“伪共识”。“广泛共识”是真正代表大多数参与者意愿,不是被洗脑、被灌输、被强制的共识。这也就是邪教和宗教的区别。
那么有区块链所提供的广泛共识机制,能不能给比特币等“Coin”披上价值的外衣呢?我认为,不能。我们先回顾一下现代货币体系。人民币是法币系统,靠国家信用作为支撑,它大致对应的是社会财富增长总量,当然,国家机器有着相当大的调控自由,这也是货币贬值的基础。美元最早对应的是国家债权,后来找到黄金作为锚定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又广义锚定了石油。
我们再回顾一下代币发展的历程,原始人有了以物易物的需求之后,如何能够客观的对等衡量彼此物品的价格,就有了代币系统。3000年前的代币系统是贝壳,逐步演化到800年前开始稀有金属铜、银、金。直到后来产生了以国家信誉背书的纸币。除了纸币以外,能够作为代币的工具,需要具有两个特征:稀缺性(开采开发难度大),价值具有广义共识。对于比特币,虽然声称它的总量确定,但是其不断衍生分支的各种币肆意滥发,毫无总量控制一说(查理芒格和巴菲特的观点);对于广义共识,比特币要走的路还很长。所以,比特币的泡沫属性要远大于它的代币属性。
所以...
对于区块链技术,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和ICO,我们认为应该回归到技术和方法的本源。人工智能是生产力;区块链是生产关系;大数据是生产资料。
我们毫不怀疑区块链技术的变革性发展,但是不能神话区块链,颠覆所有已有体系框架。互联网的发展需要的是变革,不是革命。需要人工智能,不需要人工智障;需要区块链,不需要区块恋。
我们支持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发展以及结合场景的应用,谨慎对待虚拟货币的虚假繁荣,对待ICO敬而远之。
不能把无知当个性,不能把投机当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