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数据也似乎在印证这一点,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止至2017年6月底,股权投资基金的实缴出资总规模为5.83万亿元。
当然,众所周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实缴出资”含有不少的水分,但保守而言,说整个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应该算是个相当靠谱的结论。
而2010年前后,整个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总规模只有2000亿元左右,短短七年间,行业总规模膨胀了15倍之多,并且还在加速增长。
这样的增长速度,不要说与金融行业中的其他细分领域进行比较,就算放眼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所有产业都可以说是鹤立鸡群,除了互联网等少数明星,大部分行业根本无法想象这个级别的增长速度。
面对这样空前的繁荣,如果有人敢跳出来说PE行业已经濒临衰亡了,怎么看都像是蜀犬吠日,多少有点螳臂当车之嫌,反对者的口水分分钟就可以将这样的声音淹没。
不过任何一个行业在衰亡之前都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式的繁荣,繁荣的背后往往蕴藏着危机,PE行业同样也不例外。
杀头买卖有人做,赔本生意没人玩,一切生意的本质都是为了赚钱,基本是以“烧钱”为特色的互联网产业,最终依然要以盈利为目的。
一言以蔽之,一切不赚钱的生意都是伪商业,至少不是可以长期存续的商业模式。那么,过去这些年里发展如此迅猛的PE行业,有没有赚过钱?
是的,不管是不是这个行业的从业者,所有人都听过很多故事,孙正义如何坚守阿里14年赚到了几百亿美元,朱啸虎如何点石成金投中了N个独角兽,这些神话一样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LP慷慨解囊,也是每一个PE/VC从业者念兹在兹的梦想。
即便不谈这些“明星”,活跃在人群中的投资经理都可以娓娓道来自己的成功案例为公司带来了多少盈利。
但是,无论来自于新闻媒体还是面对面的口口相传,故事毕竟只是故事,穿过一切故事背后,PE行业到底有没有赚过钱?
如果可以在超过十年的时间里,实现LP的整体收益率跑赢通胀的PE机构,已经可以如赵本山的小品所说的那样:出来走两步了。
由于大部分PE公司对自己的基金清算情况都语焉不详,肯公开宣布自己的基金清算状况的PE公司聊聊无几。
即便是已经登陆新三板的那些“著名”的投资机构也是一样,加上大部分机构的基金都无法实现基金投资的全部项目的完全处置,事实上大量基金都处于过期未清算的状态。
因此我很难通过详实的数据来证明这一结论,但这个结论是否可以成立,想必每一个PE从业两年以上的人都心里有数。
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虽然过去这些年里,中国的PE行业并没有能够让LP们赚钱,但作为一个商业模式,PE能不能赚钱则是另一个问题。
毕竟过去这些年里中国的PE机构龙蛇混杂,大部分无法做到让自己的LP赚钱,那么在经过大规模对的行业淘汰之后,剩下来的那些PE有没有可能持续地让LP们赚钱?
这很容易理解,前几支基金的收益率不行的机构基本也不会有后来的基金了,这里多少有点幸存者定律的影响。
以弘毅为例,其前三期基金里出现了石药、中联重科这样的明星项目,基金的收益率也十分诱人,于是才会有后来的大规模基金陆续发行,整体管理规模也急速膨胀到400亿。
毕竟,基金规模越大,意味着管理费越多,相比于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得到,能不能得到的投资收益分成,管理费收入是明确的、稳定的,决定着每一个PE机构的生存状态,因此PE机构天然会有强烈的扩大管理规模的冲动。
而管理规模的扩大,几乎无可避免的,会降低基金的收益率,这是个无解的难题。更大的管理规模意味着需要投更多的项目,或者更大的项目,项目更多往往意味着成功的概率会降低,更大的项目意味着风险更集中,任何一个失败的项目都可能是不能承受之重。
能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保持同样收益率的机构几乎不存在,这一点不仅是国内的鼎晖、达晨、深创投们做不到,国外的黑石、凯雷、KKR们也做不到。
这意味着对LP来说,持续地信任一个机构可能是错误的选择,投PE很可能跟投VC项目一样,需要努力去投资一个PE机构的第一支基金,换言之,去赌命。问题是,赌命式的投资,是有可能持续的么?
既然大部分PE机构都没有给LP赚过钱,那么为什么PE行业还会如此迅速地发展起来。这是个很吊诡的问题,看起来完全不符合基本的商业逻辑。
数据很容易说明这一切,2010年年末,中国的M2规模为72.85万亿,而2017年年末,中国的M2规模已经增加到了168.78万亿。
十年间增加了将近100万亿元,虽然增加的货币大多数流向了银行间市场以及房地产行业,但是PE行业依然享受到了一小部分的溢出。
尽管在增加的货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对于初始规模很小的PE行业来说,这一点点溢出的效果已经是无法承受的幸福了。
事实上,过去这几年里,监管环境对于PE行业始终是非常友好的。尽管遭遇了IPO的多次暂停,但是在资金端,国家一直在鼓励各类资金进入股权投资、创业投资领域。
正是通过这些渠道流入的货币供应,支撑了PE管理机构、从业人员以百倍的规模快速扩大,而这些,和PE行业本身的“赚钱”效应几乎都是毫无关系的。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由货币超发带来的PE行业的黄金时代还可以持续么?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已经在逐步退出货币宽松,缩表、降杠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题,期待越来越多的资金持续流入以支撑这个行业的继续发展从宏观角度来说是不太可能的,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肯定会降低甚至会开始收缩。
这一点从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额可以看出端倪,2017年的股权投资基金实缴出资总额的增长率较之2016年已经有了明显的下滑。
随着M2增速的下降,金融监管的逐步加强,各类金融机构都不太可能像过去几年里那样向PE领域大量注入资金了(保险公司,尤其是民营保险公司就是个很显著的例子)。
产业资本(典型的如阿里、腾讯)、金融资本(银行、信托系的PE)和国有资本将成为未来PE市场的主要玩家,而对数量众多的独立PE来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洗牌即将到来。
当然,洗牌本身不一定是坏事,如马云所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能熬过残酷的洗牌的机构,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龙头。
只是未来的大门很可能已经关闭了,丧钟已经敲响,能活到后天晚上的有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