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靠颜值、靠才华就能成为自带流量的网红?这我不敢说,你还是自己看吧~

5023
墨加科技 2016-04-22 09:47 抢发第一评
墨叽ONLINE·22聚
回顾
2016.04.16-20:00-21:30
墨加学社-运营群
回顾文介绍
嘉宾:容勒
主题:如何打造IP性的内容

一、什么是IP性的内容
二、如何打造IP性内容


大家好,我叫容勒。目前专注研究内容营销,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打造IP性的内容。

今天讲的内容是两部分☟

1
什么是IP性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这张图片上有三部电影《复仇者联盟3》、《小时代3》和一部全新的电影《超级十五侠》。

一般来说男生会选择看《复仇者联盟3》,女生会选择《小时代3》。那是因为《复仇者联盟3》是系列电影,《小时代3》是书籍加系列电影,都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而《超级十五侠》的不确定性大,不知道是否好看。所以相比较来说,就不容易选择后者。

所以说大家一直在谈的IP,表层上最大的价值是自带流量,节省了大家决策的成本和时间。

从商家的角度来说,营销一部新的电影,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很有可能说电影拍出来之后,题材和定位不符合观众的需求和审美,票房就会很差。但是如果是一部自带流量的IP的话,比如今年比较火的《花千骨》、《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等,成功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至少会有一定保证在。(盗墓笔记我只看了第一集。。。)

我们写文章也一样,发出来都希望被别人点击。但是文章发出来就面临大量的竞争,相似的内容很多,自己的文章易被埋没。所以要做IP性的内容,自带流量可以在面对行业竞争时拥有很大的便利和优势。

2
如何打造IP性内容

1
吸引注意力
吸引注意力是大家日常接触最多的,例如:标题党。我们平时会看到很多标题党的文章,也会看到如何写标题党的文章,甚至每天绞尽脑汁写出标题党的文章。

可以说我们做内容或是新媒体的人,在内容这个环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标题党和吸引用户眼球上。但是仅仅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仅仅做标题党,这是不够的。我们今天就用最近很火的papi酱为例来讲解四个步骤的具体操作。

papi酱的百度指数☟
papi酱的百度指数高峰从今年2月份开始到现在,期间经历过3、4个的高峰。

第一篇火爆朋友圈的文章是情人节前一天发的一篇——《有些人一谈恋爱就招人讨厌》☟
根据罗振宇透露的数据,papi酱每一条视频的播放量达753万次,而上面提到的这篇全网播放量达到了2093万次。

正是这条视频开启了papi酱的火爆之路,那我们从这条视频可以学到很多吸引注意力的方法。☟
>>>> 内容为王——高质量

无论是做新媒体还是内容创业,对质量的要求都很高。papi酱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视频非常搞笑,且有专业背景,视频质量非常高。对视频技术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papi酱这种视频要拍N多次才能剪辑出这么一条视频。

>>>> 标题党

papi酱几乎每一条视频都有标题党的成分。

>>>> 引发情感共鸣的热门话题

提到情绪共鸣,不得不提最近很火的咪蒙的例子。papi酱和咪蒙的共同点是内容都在谈大众关注的时下热点,如男人、女人、爱情和一些争议性的话题。同时都能引起大家的情绪共鸣,这是引起读者点击和转发的重要因素。

无论是开心还是愤怒,只要你能引起用户的情绪,就能获得关注和转发,因为在情绪触动情况下,用户是不理性的。

2
第二步  注意力归一载体
仅仅吸引注意力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把工作的重心放到如何模仿papi酱,如何打造吸引力,实际上我们是走偏了的。

papi酱内容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发了40多条视频,而是在于所有的视频集中在一起,打造了一个网红papi酱☟


那么吸引人的标题党和网红有什么区别呢?用一张图来表示☟
如果你是一个标题党,一个专注做高阅读量内容的运营人员,当你向别人介绍时,你会说:我曾经写过多少个100000+的文章,一条一条的列举......

但是一个网红,只要一句话就够了:我是papi酱,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这就是最大的差距。(最大差距是网红有正脸,而我们只有背影。。。)

所以,我们走过了吸引人注意力的阶段,下阶段是要用一个载体承载我们所有的高阅读量文章。把吸引人注意的高阅读量文章归一到一个载体上,打造一个核心的IP,这才是根本。

分析papi酱成名路线可以知道:
如果你只是想做高阅读量的文章,那么你只用用心打造更多更精良的视频就ok了;
如果你的重心是打造一个IP一个网红papi酱的话,视频内容只是你的一个最核心方式但不是唯一。

内容之外,网上多了很多大量关于papi酱的新闻,在互联网圈也引起了热议。几次大的事件营销,都和罗振宇有关,包括罗振宇投资papi酱、新媒体史上的第一次广告招标。甚至还借Angelbaby的势,说papi酱和baby是同一个经纪人。

所有的行为目的只有一个,用一揽子整合式营销方式来打造papi酱这个网红。

要打造IP性的内容,你可以打造一系列的专题栏目,也可以打造一个虚拟的人物,甚至可以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网红一个达人。

总之一句话,当你在向别人传递的时候,不需要说你写过些什么,罗列一篇又一篇的策划。只要听你这个IP的名字就可以了,一个就够了。

3
 载体符号化
那么当你想出一个IP名字之后,当你把之前做的所有吸引人的文章都归到这个IP之后,下一步是什么呢?☟
什么是载体符号化呢?我们可以举一些例子:Slogan,口号和广告词,也可以是文化、需求、耳熟能详的的事物或是概念。

拿papi酱的营销来讲,整个过程都在不断的把papi酱符号化。

想到这个人就会想到“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每一期papi酱都会再去强调这句话。久而久之,大家对papi酱的印象就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它就形成了一种符号一种易传播的符号。

之后papi酱又占据了哪些符号化呢?
2016年第一网红,这是一个。罗振宇在投资之后,打造出新媒体史上招商的概念,其实就是想办法把papi酱锚定在新媒体历史上,打造一个不一样的、一个固定的、一个与众不同的标志。

当一个IP,一个载体在被符号化后,最大的优势就是易于传播。还可以占据行业和用户心中的一个很固定的位置。它会被不断地提及,增加曝光率。现在大家只要一提网红就想起papi酱,就像我今天的分享也会拿她来做案例。因为papi酱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一个符号。

符号化可以举出很多例子☟

周星驰——喜剧,无厘头
CHANEL,Parada——奢侈品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喜剧是永久性的需求,但是周星驰不是;奢侈品是永久性的需求,但是香奈儿不是。而把他们捆绑在一起,想到了需求就想到了他们,这是符号化最大的意义。

在搞运营的圈子里,很多人都想把锚定一个不一样的定位。有些人把自己定位成新媒体营销第一人,有的人把自己定位成朋友圈营销第一人,有些人把自己定位成微信营销第一人,有些人把自己定位成微博营销的人,居然有人还会起一些杂七杂八的名字。

总而言之,他要成为某某的第一任,某某的创始人。只要说能够符号化的话,那么他在去宣传的时候就有很大的价值。

例如说我自己——容勒,就想把内容营销绑在一起。(我想和宋仲基绑在一起......)

4
打造影响力
仅仅成为符号还不够,最后还得看你有没有影响力☟

为什么说现在有些人会跟风去做网红,有些人却比较迟疑呢?
原因在于过去很多网红只是吸引了注意力,却没有形成影响力,那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我们看到朋友圈很多非常吸引注意力的文章,这种文章会点进去,但点进去会怎么样呢?它不会怎么样。

关于影响力的书籍,推荐大家看看☟

关于影响力,今天主要分享其的几个表现☟
>>>> 和日常需求关联

娱乐、吃饭、穿衣都属于日常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是持续性的、高频次的。例如唐家三少这样网络作家,他就成为了很多读者的日常需求。这些读者每天都要看小说,只要想到玄幻小说那就会想起唐家三少,那他就让三少的小说成为了这些读者的日常需求。

而一些提供技能、知识培训的公众号,也属于日常需求,因为人们需要一直通过学习提升自己,获取更高的薪水得到更多的机会。所以说这种提供知识提供技能的也属于日常性需求。

>>>> 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衡量因素。无论你阅读量有多高,人气有多旺,如果最后用户不愿意为你买单。那么你打造的这个网红,吸引来的注意力,它的价值就大打折扣。

从内容角度来讲的话,会为内容买单方式有几个,就是大家都比较了解的像付费阅读、像接广告或者直接做电商。

从付费阅读的角度来讲,最赚钱的肯定是写小说;从电商的角度来讲,你的这个内容跟消费品比较近,提供关于生活方式、关于购物的这种内容,离电商非常近的话,这种付费的商管的价值也是非常大。我们能想到:逻辑思维、毒舌来了、商务范......

>>>> 成为价值观和情感载体

如果说你的IP或网红能够成为用户价值观和情感的载体的话,那也有很大的价值和可能性去变现。因为人们的这个价值观和情感是一种持续性、稳固性的需求。

例如有的明星在粉丝那成为励志奋斗、正能量的载体,有的商品会成为爱情专一的载体。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价值观和情感是要比需求比商品本身还要固定、恒久的一种东西。

所以说,如何打造影响力呢?我这给出了两个简单的方法☟
只要你能够承载这种需求和情感,那么你就会有持续的影响力。

总结
做一个总结,我们如何打造一个IP内容呢?

首先,你的每一篇内容能够吸引注意力,这方面我们就去学习各种文案、各种标题党、各种人基本需求的方法。

其次,我们要把所有的内容和注意力都归一到一个统一的载体、统一的一个人或统一的系列的内容上。

第三,这个统一的载体,这个IP要进行符号化。最简单的,想一句口号也可以,例如小米为发烧而生。符号化是具有传播力的,也和基本需求关联。发烧是基本的需求,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发烧友,小米的这句口号,就把发烧这个基本需求、这个概念性的词和小米手机联系到一起。

第四,这个IP要有影响力,要成为用户需求和价值观的载体。例如一个做书籍分享的网红,那么他直接和消费者读书的需求连接起来。这个读书的需求就会直接导向买书这个消费行为,离他的商业转化就非常的近。

PS:终于完了,本期回顾没有语音 ,只有群里的小伙伴能听,就是这么随意~



【点击】获取书籍PDF


文中推荐书籍彩蛋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