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一个被我辞退的高管临别时提醒我,老板有这样几种:第一种老板是员工闲,自己忙;第二种老板是员工忙,自己忙;第三种老板是员工忙,自己闲。当时我不以为然,后来慢慢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第一种是“身心俱疲”的老板
在创业阶段,我们会发现身边有一种老板是最累的,这种老板比其他老板更细心,比员工更“专业”,操的心最多、干的活最多、流的泪最多,而效率很低、人缘很差。这也太不公平了,为什么? 很多老板在创业初期没有一个方向,自己都没有明确工作目标,别说企业员工了。这样的情形就直接导致什么都得老板亲历亲为,接着就从老板“带头干”慢慢变成老板自己干了。上班、打表、工作、监督、计划、业务、工资、业绩、会议等一连串的事情,忙忙碌碌,压力不断,老板能不身心俱疲吗?而员工呢,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即便是做,也是协助老板,做得好不好老板说了算,做出来了业绩当然也归老板,经常出力不讨好,员工索性也就闲着,看着老板自个儿忙。 同时,“身心俱疲”的老板往往心比身更累。对于初出茅庐的老板而言,很多时候放不开手脚,思维也打不开,总在自己的小圈子内里玩世界,越玩越累也就不奇怪了。 第二种是“身心俱忙”的老板 员工忙,他更忙,这样的老板在年轻的企业中很常见,最能和员工打成一片。 “身心俱忙”是一些创业企业老板绕不开的弯路。对于一些创业企业来说,老板忙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状态。在一个起步比较低、分工不是很明确、机制不是很完善的公司里,员工往往是你看我我看你,同时也看老板怎么做他们怎么学。所以老板不但要带头忙,更要带好头。在这个阶段,公司内外都需要老板操心,往往老板不是老板而是最称职的员工,这样的老板可能很受员工待见,但往往留不住人才,还会带领团队走不少弯路。 “身心俱忙”不是长久之计。如果说在一个企业里,老板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状态,但长此以往下去就不正常了。“身心俱忙”的老板忙得一塌糊涂,很多时候效率并不高,而且如果老板一直停留在自己的圈子里,企业也很难走出去。尽管有的老板已经意识这个问题,开始寻求转变,可又堵在团队和利益的问题上了。一个老板是一个企业的标签和缩影,企业需要转型,老板同样需要转变方式和角色。 第三种是“身闲心忙”的老板 第三种老板是这样的 在有的公司里,老板就是成天喝茶、抽烟、玩手机,在外面“瞎逛游”的,上班从来不按点,可其他人却是忙得不可开交,更不亦乐乎。当然,有这样的老板,公司各方面肯定井然有序,业绩更不用说了。因为,在这样的公司里往往是靠业绩吃饭,靠实力说话,老板从来只问结果不看过程。 其实,这样的老板是“身闲心忙”,你别看他一天到晚看起来很闲散,实则不然,因为他忙的时候你往往注意不到。这样的老板和外面的人打成一片,企业员工对他既爱又怕。爱他是因为跟着这样的老板,未来有奔头,现在有保证。怕他是因为这样的老板往往捉摸不透,不敢胡来。但奇怪的是,这样的老板却是内外人缘都不错。为什么呢? “身闲心忙”一般是大老板的做法,把其他人能做的都交给了别人去做。比如公司的一些日常工作、既定任务等,这些都不需要老板去亲历亲为,可以放手让别人去干或者尝试着去干。一个萝卜一个坑,再强大的老板也不是万能的,亲历亲为、独断专行,事情不一定能做得有多么完美。相反的,也只有老板“身闲”了,员工才能忙起来,企业员工有事做了才会安下心来。同时,当老板把任务放手交给他们做的时候,他们才有信任感,手脚和思维才能放得开,工作才能事半功倍。这样老板既省事,当然也就更省心了。 “身闲心忙”是说老板还是得忙,老板忙老板的事儿。作为一只领头羊,不在乎为羊群守好脚下这片草地,而更应该为羊群寻找更加宽阔的天地和新的水源。这样的老板,你别看他平日里似乎很闲,但他心里却无时无刻不为企业和员工操心,为了争取机会,拓宽市场,他只能腾出手来去忙他更应该忙的事。同时,这样的老板有胸怀、有眼界,懂得企业生存的“加减法运算”[1],更懂得企业发展的函数方程运算[2]。一般有这样的老板,一个企业将不是一个企业,一个项目也不再是一个项目,而是成为更多的可能。 注释: [1]企业生存的“加减法运算”是指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以降低成本为企业谋取利润空间。 [2]企业发展的“函数方程运算”是指在一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以暂时提高成本或让出部分利润为企业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一种老板是这样的
第二种老板是这样的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