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陈菜根:说说网红经济那点事儿

11430
墨加科技 2016-06-20 17:22 抢发第一评
墨叽圈·第一聚
回顾
2016.06.05-10:30-11:30
氪空间
回顾文介绍
嘉宾:陈菜根
整理:墨小宝&墨兜

主题:说说网红经济那点事儿
一、网红现象
二、网红火因
三、网红定义
四、网红分类
五、网红周期
六、网红运作
七、网红在企业中的应用



陈菜根:目前在薛蛮子老师团队那做三个事情,第一个是做PR,第二个是负责社群,第三个就是看一些项目,包括我们今天所讲的网红,我们也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投了相关的两三个项目。今天的这个主题很有意思,刚好也是我们在做的事,大概从以下7点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网红这件事的看法。

网红现象
>>>>网红关注指数 

我本身是专门研究社群的,我现在做的社群刚拿了种子轮融资。但通过社群和网红的数据对比发现:网红真的太红了☟
>>>>网红商业化 

网红变现有很多,典型的有咪蒙、PAPI酱,包括新一代网红也特别多☟
>>>>网红排行榜 

网红的增多,涌现了各种各样的排行榜,这个排行榜还可以拉得更长☟
网红火因
从社区群的角度来看有三个原因☟


1
新媒体肆虐
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可以拿出手机发朋友圈发微博,实时播报现在当前发生的一切。所以用户在选择认知、选择品牌的时候跟以前有很大的变化,现在年轻人买电视不看电视,都捧着手机。把更多眼球放在移动互联网上或者手机上,这就给网红的火提供了一种WATCH

2
亚文化盛行
80、90这代人反权威,反中心化,大家都希望有自己的小圈子,而且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特别悠哉乐哉。这个小圈子里必然会有一个领袖,这个领袖其实就是讲的是网红,每个人都有他的粉丝,每个人也都是圈子里的中心,是一个小网红。这个跟社会背景有关系,以前是固定化的时代全部都是标准化的,现在不是了。

3
认知恐慌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认知恐慌。现在处于信息碎片化时代,整个认知被肢解了,不能全面的看一个事情。大家会发现一个现象: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打开朋友圈,打开之后会关掉,但是会又打开。这个行为反应的是内心的认知恐慌,都是源于信息的洪流所带来的。有了这样的一个社会心理之后,人必然会去找一个坐标。


比如人在大海中一样,会感到很孤独很寂寞很迷茫很恐慌,这时候怎么办?你特别需要找一个坐标对不对?需要找一个标杆,这个标杆就是网红。就像人对信息的认知过程当中,被信息的洪流所   的时候,我们急需找那个标杆,所以那个标杆就存在了,就是网红。


所以这三个原因我认为是网红火起来很大的原因。


网红火了,火了之后又表明什么呢?我觉得网红火了反映一种现象,最起码是素人力量的崛起。也是田老师说的普世性。素人力量的崛起不得不提一个名词:权利,谁具有信息的控制权——信息的发布权和传播权和选择权。


所以你会发现每个人手上都有权利,我们所谓的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就是在掌握自己的权利。毫无疑问,网红具备了这个权利,原来是央视网,现在不是了,是papi酱,她是个素人,她以个人的力量可以实现原来我们将央视这么大的平台能做出的事,甚至比央视做的还大。所以这个事情说明的是:你也可以一夜成名。

网红定义

可能不太准确、个人观点。网红经济的定义,我们叫做价值观的破碎化。你会发现原来的时候你有情怀是没用的,空有一腔热血没有用。现在不是了,只要你有情怀,有这种人格,有价值观你都可以把它做成内容。有了内容以后,因为内容本身就是产品。有了产品之后就太好办了,因为产品是标准化的,什么叫标准化?就是有定价,有了定价就说明有用户会购买。证明你商业化。


所以在今天这个时代里面,我们讲的价值观也好,讲的情怀也好,讲的人也好,是可以变现的。你会发现PAPI酱、咪蒙之类的没做什么事,他们赚了很多钱。他那些浩浩荡荡几千人的工厂赚钱未必有他一个人赚的多。这就说明,很多时候我们讲的需求、方案,不仅仅是某个需求产品,还有可能是我们的情怀,我们的价值观。

1
价值观

我们说价值观,什么是价值观?比如好坏、是非、爱恨情仇、都算。只要是把这些内容用一种媒体的方式表现出来。载体比如文字、图片、声音、音频、视频、甚至活动,包括现在现场的活动。也可以做成内容,很简单你们来这里交门票,100或98块定价就行了。所以活动也是内容的载体,所以我们看到当下的这种价值观的承载真的是太多了。


我本身是一个码字工,文字是传统非常流行、渗透力非常高的一种方式,现在载体非常的多,视频、主播火了,用视频的方式来传递价值观。咪蒙和papi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载体不同,但她们所宣传的价值观反而是类似的,帮我们这些苦逼的上班族吐槽,说我们不想说不敢说不能说无处不说的话。
 
我们原来有情绪的时候,可以去KTV,也能回家对老婆孩子发火,但现在不用了,看papi酱吐槽,看咪蒙的故事文章。就像我特别喜欢网易的评论区一样,可以释放自己的情绪,这和papi酱、咪蒙本质上是一样,都在宣泄我们的情绪。等一下会具体分析。

2
货币化

关于货币化,无非是几种产品


>>>>模式

打赏、广告、服务和股权等。


>>>>案例
咪蒙、papi酱、一些匠人、陈欧、徐小平和熊本熊等。

流量:广告、转发
技能:比如说我擅长写,我去帮别人写软文,一篇8千块钱,这就是技能。
公关:这个大家都懂
投资:比如我们的老板薛蛮子,本身就是一个网红,靠自己吸引一些优秀的项目,投资一个项目翻一两百倍。

网红分类
大家在市面上看到很多关于网红分类的文章,但大多过于表面化,我们必须从基础上、根本上来进行分类。我们讲的网红也好,社群也好,甚至产品也好,无非都是在满足用户的需求。我们的商业都是在满足需求,通过需求和价值的差异化来赚钱。所以在研究网红分类的时候,我是通过马斯诺的基本需求来进行分类的☟

颜值类网红

我们看到的一些胸大无脑的网红,本质上是勾起男女双方的荷尔蒙,用这种方式打发我们无聊的时间。


在我们投资圈有一个有名的观点,当今社会有三大生产力,第一是无聊,满足人们的无聊,你的这个产品肯定会火;第二是免费,第三我们就不说了。所以我们看到的高颜值的直播平台的网红,都是满足了人们最基本的生理需求。

情绪类网红

我把papi酱、咪蒙这类归为情绪类的网红,为什么这么讲?从我们自我感知上就知道,现在不去KTV唱歌了(KTV一片荒凉,很少人去),原来是我们的青春无处寄放,所以去K歌,现在大家觉得那地方不适合,而喜欢看一些段子。


有的时候,吐个槽,骂个人,对不对;喜欢看咪蒙,帮大家梳理梳理情绪,对不对;喜欢看papi酱,来个视频,装一下,对不对。包括我个人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喜欢有意无意的用一些讽刺的词、一些比较尖刻的语言,这其实就是在激发情绪。大家在看到一部电影,一个现象的时候,就用一些比较尖酸语言把真相赤裸裸的来揭露出来,其实这个时候就是来利用人类的情绪来传播我自己的观点。


所以你会看到,情绪类网红,在市面上大量的存在,越喜欢骂人,越喜欢吐槽的人越受欢迎。这是在解决大家的安全需求,通过一个情绪类网红帮我们找到一个寄托。

达人类网红

达人类网红,我们自己投了两个项目。


第一个是武术的,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个人后面有自己的运营团队,二是这个人对武术的痴迷程度,给我们的感觉是:这个人不练武术,这辈子都活不了。太有激情了,而且这个人有自己的粉丝,重点是会运营自己的粉丝,这点很了不得所以基于这两点我们投了他。


第二个是玩魔术的,首先这个人喜欢魔术,擅长魔术,重点是他有一个经营的思维,把爱好玩魔术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搞了一个平台,我们基于这几点投了他。
 
这两个案例我想告诉大家的就是,达人类网红一定是大家所关注的东西,现在处于垂直的阶段,消费升级的阶段。消费升级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归属,从最开始的功能满足拔高到有生活质量的状态,这个时候就是靠这些达人来引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百鸟朝凤》这部电影,里面的唢呐匠就是一个达人。我分析这部电影的时候,为什么焦三爷会那么痛苦思量,我觉得不是唢呐的问题,而是唢呐形式的问题。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死于内核,而是死于太固于坚守自己的内核,忘却边界。边界是用来创新的地方,我们不需要颠覆内核,只需要软化边缘就可以颠覆。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可以做达人,但是我们在形式上一定要结合现在的科技变化。就像我们写东西,玩自媒体一样,如果这个年代,你还只是靠文字开释放你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用视频。


我们发现,写的说的都差不多,内核是不变的,但是形式在变,介质在变,媒介在变。所以对于达人类网红,我们希望不要仅仅停留在产品服务上,一定要结合目前流行的媒体。因此我们要开直播,结合新的形式,而且要有团队来做,这就是通过形式的方式,不断的来更新、迭代我们的思想和价值。我们身边有很厉害的高手,如果你有技术、有服务,但没有产品化的包装,也很难实现商业价值。

领袖类网红
 这个满足人们受尊重的需求,例如像陈欧这样的人,家大、业大、有钱、有势,有望,这些都有了,成为了一个行业的领袖,专家和高手。这样的人是不是也需要成为一个另类的网红,我们觉得是可以的。这样的人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很重要,因为传统企业太不会玩自己,这些人如果在知识体系上有作为,很容易成为网红.

虚拟IP网红

最后一点,虚拟IP网红,解决自我实现,这个怎么讲呢?举个例子:熊本熊,这让我记住一个地方——熊本县,前段时间地震了,熊本熊本身就是熊本县人民的一个图腾。就像我们小时候为什么喜欢看动画片,喜欢迪士尼,因为动画片里的一些角色、IP是和人心理活动的一个映射。你为什么怀念你的童年,你为什么喜欢看葫芦娃、七兄弟,你为什么对奥特曼那么感兴趣,其实他代表的是你的童年。不是这个人怎么样,这个IP怎么样,而是你怎么样。


这个还涉及一个品牌问题,企业品牌需要我们往这使力,把品牌做成一个IP,这也是很多互联网公司搞logo、吉祥物的意义,就是在做IP。
 
以上是我对网红的分类,不一定科学,但站在这一层面上是可以的,比市面上对于网红的分类更深一些。针对于我们投资者一块的话,我们更关注达人网红这一块,这方面一定会被资本所关注。
网红周期
网红的周期其实和人的生长周期是一样的,从出生到生长到死亡。☟
网灰期
你会发现,papi酱和咪蒙的火不是偶然,网红得经过一个漫长的网灰期。大家只看到了网红的现在,你太有才了,太棒了,而看不到网红过去的努力。

不曾想到我失恋多次,给很多人写过情书,情书就是锻炼自己的过程,从高中时就开始谈恋爱,恋爱了些,失恋了还写,写了十多年才有今天的文字功底。你可以复制我现在的形式,但你复制不了我曾经的经历。


你只看到人家papi酱能说会讲会拍,但你发现她过去多少年没被人关注。所以有个很好玩的现象,papi酱发了一条内容,下面有条留言是:papi酱,我们以前是同学呀。下面有一条评论是:人一红呀,就亲戚特别的多。人家不红的时候,每人理睬,甚至还不断的打压,人家红了以后就亲戚、朋友、同学特别多。


在这个漫长的网灰期,是一个无人知甚至被人贬斥的状态。所以一个人再牛逼,包括背景很牛逼,像王思聪,你以为他仅仅是靠爹,我们内部圈子交流的时候,都说这人太厉害了,商业天赋非一般。

网红期
红了,这个阶段就不细说。

网黑期
根据我们现在监测到的数据,papi酱的指数处于下滑阶段,打开率也不好。另外有很多人在开始骂这些网红,质疑,这很正常,人一红就是非多。一旦是非多,他原来所占有的高高在上的领地就会被侵蚀,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你会看到网红一波一波的更新,但有些网红可能在这段时间会走完这一周期,但是另一段时间有重新来过,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凤姐,走过三次这个过程。凤姐是一波又一波的红,真牛,不死!


所在如果大家有想做网红的,就要做这种网红,有价值的网红,利用新的形式让自己不断红,死而复生、生而复死,循环的走这条路。

网红运作
这是我们在看网红的时候,会问的几个问题,我们觉得看网红和看人是一样的,本质上都是问几个问题,我们称之为“lanpest法则”。☟


>>>>你喜欢什么?

实质是自我驱动和主观能动性。薛蛮子号称到目前为止投了共400多个项目,他现在已经63岁了还每天看创业者,看项目,不断的学习,看历史。这个人的精力为什么会这么旺盛呢?医生和他说,你必须每天休息多长时间,手机不能看,还是忍不住,天天看项目,和创业者沟通,跟我们交流,看书,看最新资讯。


他说吴天明是他非常好的朋友,就是《百鸟朝凤》的导演,他包了三场看这部电影,哭了三次为什么呢?看完这部电影他说,唢呐匠把唢呐这事给吹到骨缝儿里去了,反思自己为什么坚持这么久做天使投资人,还不觉得累,是因为我把天使投资也做到骨缝里去了。


他现在已经不缺钱了,名声也有了不管好的坏的,人生经历也很丰富了,但为什么现在还在继续做这件事,做天使投资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喜欢,没别的原因。喜欢一个人也是这样,我喜欢我老婆就和她在一起了,没别的原因,所以我们一直很关注喜欢什么这件事。


>>>>你擅长什么?

人都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的喜好,但是你能做什么?在你的兴趣爱好里,找出一个你擅长的点,这个点是你留给别人的价值点。所以我们要去梳理,你到底能做什么。

你能做什么,反义词就是你不能做什么,就像有些人不适合创业,包括在座的创业者,你们中有可能大部分人都不适合创业,包括我自己,我也觉我不适合创业。所以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很重要。


>>>>谁会关注你

你喜欢干的这件事,能做的这件事对用户有没有帮助?产品的目标用户。


>>>>怎么来付费?

就像我写文章的时候,为什么要加打赏?想知道谁有付费能力,谁是真粉,真正的用户,如果没有付费能力,那就是当爱好者,说明你做的这个事在商业化中是比较弱的。


>>>>市场大不大?

付费的人多不多,这个市场是不是足够的大。


>>>>你有优势吗?

可能你想干的事很多人都在干,尤其现在全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一切信息都属于公开化的状态。所以你能干这事,你能做的,别人不能做的,你擅长做而且建立了自己的壁垒。


>>>>行业啥阶段
你所处的行业是出于朝阳阶段还是夕阳阶段,行业前景很重要。
 
通过这七个问题问问网红,他到底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这七个问题不是培养网红,二是选择网红。我们一直有个观点就是,网红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选择出来的,就像我们的创业者,也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选择的结果。有些人的网红特质是天生具备,这种自带光环的气质是培养不出来的。比如说现场50个人一眼就能看到识别的人,不用说,那一定是网红。

操作思路

这四个方面,前三个方面刚都有所涉及,所以重点讲一下第四点——平台。


我们现在做网红大概处于一个什么阶段呢,有很多粉丝都放一个公号后台去,或是直播平台上去,但没有去做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社群。把你的用户放到一个群里,线上线下的连接,这个的价值才是足够多。


我们原来讲流量,什么是流量?流走了不再来,这叫流量。但有了社群以后,我们发现这个流量可以重复,可以回流。为什么逻辑思维那么多群,也是这样的原因。所以我们在做网红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做好内容,更要加入社群这样一种功能,这是很好的一个载体。

网红运作
玩互联网的都是营销高手,网红是需要炒作的,因为需要红,必须有一个充足的声量来保持曝光。就像刚刚尤为朋友提到的负面网红,这个要看负面是手段还是目的,如果是目的当然不好,如果仅仅是手段达到炒作的目的是可以的,就像papi酱的内容被下架,大大的增加了其曝光量。


网红应用

刚刚说了个人,现在我们来说说网红之余企业,可能很多人认为,我红不红和我的企业没关系,我不红照样赚钱,对这本来就是商业的规律。所以对于企业该如何把网红输入到企业内部中呢?


我们先来看潘石屹的这段话☟


企业的颜值是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家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各种渠道塑造自己品牌的气质和实力,实际上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来得便捷。
——潘石屹


现在我们企业的品牌塑造成本比较低,不像以往跑去央视上做广告,现在各种媒介,各种内容,做品牌很容易。网红思维具体在企业的应用,继续套用马斯诺的理论☟


这是我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做的一个思维清单,比较简单,给大家提供一个和企业聊的思路☟


>>>>品牌人格化

就是品牌的定位,你的风格,定调是轻松活泼的,和传统企业的区别,互联网企业的品牌有调性、好玩、有意思、有参与感。而传统企业的品牌就只有一个作用,记住了解。所以我们说互联网品牌需要升级,有人格化。


>>>>老板领袖化

前段时间我做了一个关于个人仪式感的打造,是因为发现我们老板的以为朋友是做餐饮的,做的相当的牛,基本每个月700多万的收入,尽管数据很好,但是资本市场对其的估值却很低。所以我做了一件事,对他说,必须打造一下个人的仪式感,要性感、有意思、有故事。如果不会,拜个老师,交点学费。不懂互联网,学一下三大战略,10个大技巧出去演讲,这就是个人人格化。以前只是有钱,现在有知识、有涵养,得体。


把自己当做网红,有情怀,有粉丝。再配合一些曝光活动,比如我们会安排薛老师每个月会有一次出镜的媒体曝光。


>>>>服务产业化

我之前做了4年的零售,原来的销售部门、客服部门、人力部门仅仅是作为功能部门,但现在的互联网企业,连行政部门的人来出来接私活了。举个例子,青岛有家公司叫做红领,做服装定制的。很多人觉得红领做得厉害、很牛,经常有大批人去参观,行政部门的人就有活喽,把这一套的东西输出做培训。现在红领已经不赚钱了,反而是这个培训公司在赚钱。每个员工都有能为企业盈利点的一环。


>>>>内容自媒体化

我们做内容的,一定要有产品思维,对产品非常熟。我们原来做销售的时候,第一步就是背价钱和竞品,这是最基本的,一定要下功夫的做。我见过有做内容很棒的人,有用户来问,你们的产品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和其他相比有什么区别,我现在要买,你给我介绍一下,这时候小编就上。所以说,先做产品,再做内容,即懂产品又懂内容的人都是高手。


>>>>团队公开化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企业的高层需要树立什么形象,中层需要树立什么形象,基层又要梳理什么样的形象。这种仪式感包括内在和外在,内在知识体系的打造和价值观,外在包括衣食住行,戴什么手表,有什么配饰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这些重要吗?相信大家觉得不重要,因为大家已经养成了习惯,互联吸引眼球,不需要大家思考。但是这个是会被周围人所感知的。


举个例子,我认识一些国外的企业家,他们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印象是:第一瞎忽悠,第二都是屌丝,没生活品质。他们会以貌取人,因为看一人首先是外面,内在是需要时间的,现在信息那么多,他怎么可能去看你的内在呢。
 
去年有个人说原来你这么年轻,看我外表以为四五十岁的人了,实际我也不小了。所以说仪式感,一定是包括内在和外在的,你可以有内涵、有思想,但是卖不出价格,你那么有才华却卖不出价格,就是因为你不会把你的外在表达出来,这个真的很重要。

我曾经遇到一个事,有人找我去当培训老师,一看我这形象,一天也就一两百吧,但隔壁那个,穿着人模狗样,头发胶锃亮,一天五万。所以说,有时候,决定你价值的,不一定是内在。


这也是我们在做网红的时候一定要去包装我们的外在,相当于产品的外观设计,做产品要玩性感、花边,为什么不在自己身上也做这件事呢。网红嘛,你想红但看起来不那么红,眼球经济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发,不能只注重内在,也要注重外在,要红得从头红到脚,从内红到外。

总结 
网红这件事不管是炒作也好,运作也好,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没那么简单,可能是一个一生的话题。好的,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关于墨叽

墨叽,不磨叽!

墨加旗下主打活动品牌,采取高级定制模式,联手科技圈一线精英共同打造品牌活动模块。从成体系公开课到高端私密SALON,从线下HACATHON到线上知识社群,基于全案例解析,形成各领域专业方法论的同时拥有跨界思维。
活动合作

商务合作请联系:墨小宝
微信:mojiaxiaobao
电话:18810608256
邮箱:moxiaobao@mojiax.com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

声明:本文由墨加科技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