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目前品牌太多,我们只能先树立自己的老大形象,等到别人仰望的时候,也许我们已经换成其他口号了。’我相信,到那个时候,很久以前还会继续牛逼下去,让人望尘莫及。”——很久以前创始人宋吉
夏天的晚上,约上三五好友,找一家烤串店,边撸串边看欧洲杯,大概是这个夏日最好的享受吧。但是当你在冰啤+烤串吃得无比惬意的时候可曾想过,烤串能做到年销售4亿吗?真的有人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
宋吉2008年开了第一家烤串店——很久以前,6年时间,从最初的6万元原始资金,发展到年业绩4亿,估值6亿,暴涨1万倍。
同样卖烤串,有的开始是路边摊、小店,卖了几年还是路边摊、小店,而宋吉和他的“很久以前”却已经成为餐饮业的一家巨无霸,他是凭什么做到的?
创业只为“出人头地”
创业者在讲到创业的初衷的时候总会讲到“情怀”“理想”之类的字眼,但是宋吉没有,在他这,创业的目的简单而纯粹,“我一定要出人头地!”。
2008年,24岁的宋吉带着梦想和兜里的几百块钱,只身来到了北京闯荡。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我一定要出人头地!
残酷的现实,很快让他明白,先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找了一份度假村服务员的工作,开始漫长的创业等待。与其说是等待,不如说是筹备,不放过任何机会,寻找心目中的好项目。
那年回老家探亲,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内蒙古一家小烤串店看到了一台新奇的设备。那是一台自动烤串机,只要把烤串放进凹槽,齿轮会带动烤串自动旋转。宋吉眼睛一亮,心里说,我想要的就是这个!
当时,宋吉身边所有的家当,是靠打工辛辛苦苦攒起来的三万元,经过多次的选址,终于在北京昌平找到了一个小铺面。
一算下来,开店怎么也得要六万元,由于资金没有那么多,就找身边的朋友借了三万,凑够了六万元,第一家“很久以前”终于开张了。但是开业的第二天就关门了。
“因为以前没有接触过餐饮业,很多细节没有想到,PVC管道被高温烤得快要烧起来,为了安全考虑,关门重新整修了一翻。”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当时店面押一付一的形式让宋吉觉得自己是捡到了“便宜”,但是开张一个多月,才知道那地方很快就要拆迁了。
幸运的是,命运总是会眷顾时刻准备的人,第一家店生意非常红火,在拆迁以前,已经收回了投资,还小小地赚了一笔。
宋吉说,当时一开店就去进行了商报注册,当“很久以前”这个商标顺利地注册下来之后,强烈的第六感预感到,“很久以前”一定能够成功。
做夜店风格的烤串店
宋吉在当服务员的几年里,有时夜间也去兼职做DJ,每当看到舞池里人头攒动,场面酣畅,总在思考着如何把这种独特的娱乐因子带入自己未来的创业项目中。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很久以前”变成了一家很另类的烤串店。
营业时间从晚上开始,直到凌晨四点结束,这个营业时间,跟传统的夜店很像,“很久以前”也真的把烤串按着夜店的风格玩出了一场颠覆。
宋吉非常重视“感觉”两个字。整个餐厅的视觉、听觉、气氛,都离不开每个细节的规划和现场员工的调动。
比如音乐必须2小时更换一次,比如服务员会跟DJ沟通,在必要的时候点播一曲点燃现场气氛,在他看来“把感觉做好,就能够出奇制胜”。
在2011年,距离开第一家店有3年的时候,宋吉把烤串店推到了一个新的层级:做一个有内涵的烤串店——不止是卖烤串,还要卖文化。
宋吉曾对餐饮业有过自己的一个思索,他把商业模式分成了四个阶段:初期形成、持续优化、模式极致、外来颠覆。
他设计的“很久以前”的商业模式,就是一个颠覆者,颠覆了用户对于烤串店的认知,他要把“很久以前”做成室内烧烤行业的引领者。
2011年8月23日,这个可以说是很久以前烤串店2.0版、也是“很久以前”个性化话风格形成的第一家样板店——顺义京汉店正式开业,大获成功。
这家店的开张,改变了消费者对于烤串店的认知,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竞争力,构建了自己个性品牌化,发展也开始迈入快车道。
2012年,“很久以前”开店选址,开始从城市郊区走向市区,意味着它开始从郊区走向了城市中心,一旦成功,意味着“很久以前”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如果被市区消费接受,“很久以前”正式走上主流,如果在租金成本高昂的市区实现盈利,意味着它的盈利能力进入一个高水平。
2012年2012年8月20日,“很久以前”第一家开往市区的门店开业——朝阳路店,再次大获成功。又一年之后,2013年11月23日,“很久以前”又进入新的阶段——跨区域连锁经营,走出北京,进入上海。
到了2015年,“很久以前”已遍布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河南、乃至两千里以外的福州等十几个城市,每年新开直营店十几家。一家靠借钱起家的公司终于成长为了行业的巨无霸。
“内外通吃”的营销模式
“互动式餐饮营销的先驱”这是宋吉众多标签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很久以前”的成功除了产品本身之外,营销始终是他的制胜法宝。
在2008年,宋吉就创立了“很久以前”,只是刚开始那几年,并没有什么营销概念,直到2013年,才真正定位“只是家串店”,并抛出宣传语“真正的老大从不说自己是老大”。
这两三年,宋吉变不同的腔,换不同的调,只为传递一个信息:“很久以前”,是世界上最牛逼的串店;“很久以前”,是串店的老大。
很多人抨击这种方式太高调,但在宋吉眼中,这种营销逻辑“内外通吃”,既能增加内部员工士气,又能强化客人认知,让里里外外的人都相信,“很久以前”是最厉害的。
说到内外通吃,必须穿插一小段故事,因为这事让宋吉“相当震惊”。一个才上班两个月的员工,就和宋吉一帮合作伙伴一样,在手臂上纹身,纹上公司Logo。
“这简直就是一种信仰!”宋吉说,他的1000多名员工,几乎都相信,自己的公司是最牛逼的。
“什么时候说什么话。目前品牌太多,我们只能先树立自己的老大形象,等到别人仰望的时候,也许我们已经换成其他口号了。”宋吉相信,到那个时候,“很久以前”还会继续牛逼下去,让人望尘莫及。
从2008年到2016年,宋吉从那个想“出人头地”的打工仔成为了让别人仰望的餐饮业龙头老大。前一段时间他又推出了“打赏”和“约撸”两个主打餐饮社交的新玩法,玩不玩得转?走着看呗。烤串他都能卖出4个亿,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一起上原创,版权归一起上所有。转载时,请注明转载来源及作者姓名。如有其它需求,请联系我们(微信号:LC-1030)。
关于我们
一起上(www.17shang.cc)是关注青年创业的社群驱动型媒体,志在发现和报道青年创业,构建青年创业交流与合作平台。
寻求报道
请投稿至tougao@17shang.cc
项目融资
请将BP发送至90bp@17shang.cc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