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好产品和服务,服务千万人群,再考虑变现的问题。让更多的会员幸福感更强了,更多会员们对我们更认可了,我相信自然有更多的变现机会。总之我们不计划在保险这个业务上赚钱,会考虑给会员提供保险链条的上下游增值服务实现合理的盈利方式。”——水滴互助创始人沈鹏
你一定曾在朋友圈看到以下这类消息:“他是我的亲戚/朋友,救救他吧!多多少少捐一点。”“年纪轻轻就得了这么可怕的疾病,求好心人帮帮忙吧!”而在平时遇到的募捐活动更是数不胜数。
医疗技术进步到今天,在重大疾病面前,很多普通人却依然要靠网络众筹的方式来帮自己对抗病魔,这不得不说是社会观念的迟滞。
出身于医疗、有保险业家庭背景的沈鹏,对这类现象思考了许久,一个大胆却可行的方案在脑海逐渐成型。
挥别美团10号员工的光环,他转身创立水滴互助,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获得5000万的天使融资和数位大佬的背书,他的水滴互助为什么会这么吸引人?
互助保障是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品
在保险行业待过的人都知道,现在最火爆的险种是理财险、万能险,很多寻求资产安全的人甚至想赚钱的人把大量的钱花在了收益较高的万能险上,但是真正符合保险最本质理念的重疾险却鲜有人问津,甚至被认为是“不吉利”。
但是在网络上,却又不时能看到求转发、救助的募捐,这种事情,水滴互助的创始人沈鹏就见识了不少。
去年年底新美大成立,不到三个月内就有三名同事先后因为身患重疾但短期内没有充足的资金医治,使得公司HR组织大家募捐筹款。
有些筹款文案写得不够打动人就使整个筹款的进程缓慢,让同事难以得到最及时的救治。
后来沈鹏了解到,大部分大规模的公司都经常发生为患有重疾的同事筹款的现象,往往筹款效率都不是非常高,甚至筹不齐所需的医疗费用。
对患者背后的家庭来说,他的倒下就意味着家庭支柱的破碎崩塌,病情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也让他们不堪重负。有没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那段时间沈鹏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沈鹏的父母是从事医疗、保险相关工作,这使他从小对保险就有感觉。
他认为很多人在身患重病时之所以采用社会筹款,从侧面暴露出传统社会保障体系的两个痛点:社保的疾病覆盖有限;商业保险理财性质重、性价比低,价格偏高让很多人觉得“不值”。
然而,有些人明明有被社保或者商业保险覆盖的机会,但是主动放弃被覆盖,这引发了沈鹏的思考。
实际上,来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与天上的繁星相比,更愿意选择眼前的实惠”,他们希望拿到手的钱多一点,对企业而言,无形中也可以缩减成本,双方都能获益。
商业保险中专门针对重大疾病的保险性价比普遍不高:一方面,庞大的销售人员队伍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逐年提高的重疾发生率也让保险公司晕头转向,只能提高费率来规避风险。
沈鹏深知商业保险还没有真正渗透进大量中低收入人群,而他们才是真正缺乏又需要保障的人群。
如果能有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品满足他们,解决这部分用户面对重大疾病时的资金需求,这条赛道一定有机会。
一个月5000万天使轮融资
三月底,沈鹏给新美大的同事发了告别信,4月中旬正式离职,设立了北京纵情向前科技有限公司。
纵情向前这个名字来自王兴常对团队说的一句话“既往不恋,纵情向前”。或许是受这种纵情向前的精神吸引,在沈鹏创业不到一个月里,他收获了很多“意外”。
在即将重新创业的消息刚传出的第一时间,沈鹏支付宝和微信上就收到了60多位朋友送来的祝福和数百万人民币转账。他们有些是国内一线互联网创业公司的创始人、高管,有些是新美大内部的同事。
离开新美大的那一周,就先后被国内十几家TOP投资机构的大佬约谈,最终敲定了腾讯、美团-大众点评、IDG、高榕资本、真格基金、点亮基金等公司5000万元的天使投资。
水滴互助项目启动才仅仅几周的时间里就收到了几百封简历,当前已经组建了一支17人规模的精英团队,团队成员来自美团、腾讯、Google、奇虎360、回家吃饭等数家公司。
这也给了沈鹏极大信心,“相信我们可以一起开启中国互助保障的新篇章”。徐小平在接受采访时更是坦言,他投的“是人,是情怀”。
三年内不考虑盈利
水滴互助的具体做法非常具有互联网人的特质,用9元的低门槛策略尽可能多覆盖0-65岁之间用户,从而建立社群、形成资金池。
用户只需提供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和联系方式并缴纳9元即可成为会员,当社群内有人患病时,平台小额多次的从用户账户中扣除,资金池由第三方的招商银行托管。
所有募集的互助资金只用于会员之间互助保障,不会进行投资等挪用行为。当余额不足1元时提醒用户充值,社群中的会员既是助人者,也是受保障的对象。
180天后,当用户余额不低于1元,即可一直享有保障资格。沈鹏介绍,会员每年消费约300元。
水滴互助参照主流保险公司的常规要求设置180天观察期,防止会员带病加入,规避逆向选择的用户。
互助申请通过后,患病会员根据年龄、发病率等因素获得2-30万不等的互助费用,由社群用户分摊。
本质上,以水滴互助为代表的互助平台是一种互联网“保险+众筹+社群”的互助医疗模式,与传统的保险公司的大病险产品有差异,如没有标准化的格式合同以及持续高额的保费缴纳,但具备保险的功能,与相互保险模式非常相似。
通过网络平台众筹资金,对患病人进行医疗资助;汇聚相同特征的人群组建网络社群,针对社群构成结构与特点开展特色服务。
例如水滴互助对不同年龄段进行了互助划分,针对18至50岁、51至65周岁、出生满30天至17周岁的青少儿提供不同的互助计划。
在盈利上,沈鹏提出了三年内“不考虑盈利”。
“先做好产品和服务,服务千万人群,再考虑变现的问题。让更多的会员幸福感更强了,更多会员们对我们更认可了,我相信自然有更多的变现机会。总之我们不计划在保险这个业务上赚钱,会考虑给会员提供保险链条的上下游增值服务实现合理的盈利方式。”这就是沈鹏的逻辑。
互助医疗在国内是新生事物,但是沈鹏却是一个老道的创业者。创业路漫漫,这个老道的创业者正在一条新路上越走越远。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一起上原创,版权归一起上所有。转载时,请注明转载来源及作者姓名。如有其它需求,请联系我们(微信号:LC-1030)。
关于我们
一起上(www.17shang.cc)是关注青年创业的社群驱动型媒体,志在发现和报道青年创业,构建青年创业交流与合作平台。
寻求报道
请投稿至tougao@17shang.cc
项目融资
请将BP发送至90bp@17shang.cc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