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成都高新区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城乡融合发展新典范的意见》

2641

  记者从成都高新区统筹城乡工作局获悉,成都高新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建城乡融合发展新典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于近日正式出台。《意见》提出,成都高新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结合空港新城规划建设,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二三产业联动、生产生活生态共融共生为统领,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分步实施,努力探索一条具有高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把成都高新区打造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典范和现代都市人的新故乡。

  根据《意见》,未来5年,成都高新区将规划建设4个特色小镇、10个特色村、3个田园综合体;创建5个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完成6个乡(镇)风貌整治提升,保护修复川西林盘10个;“三美四好”示范村达80%以上,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覆盖率达100%。

  质量兴农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兴是乡村振兴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之义。《意见》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必由之路。”成都高新区统筹城乡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意见》,成都高新区将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坚持市场导向,推动品种更新、产业升级,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拓展产业业态,着力构建多层次、复合型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在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成都高新区将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精准农业、景观农业、创意农业、多功能农业转变,向精细化、园区化、智能化、品牌化、树形产业链化发展。“根据空港新城中、远期区域规划,我们将布局不同的农业产业发展形态,打造都市精致农业示范基地、城市郊野主题农业公园、‘微田园’农家小庭院、农业科技博览中心、智慧农业科技园区、田园综合体、精品民宿、共享农庄等,在机场周边打造国际农业物流园区。”相关负责人说,不仅如此,成都高新区还将充分利用科技、信息等优势,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此外,成都高新区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构建涵盖农业云平台管家、物联网监管、农产品追溯、现代农业研产销一体的服务体系,打造“农业+文旅+教育+大数据+资本+渠道”的农业品牌集聚平台,并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建立健全与农业品牌配套的基地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推进农业特色品牌发展。

  美丽宜居

  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意见》提出,要按照“农业成景观、农居成景点、农村成景区”三景合一标准,构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相融、山水田林湖草相得益彰的现代乡村新形态。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加快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村落环境变化,提升了乡村的生活质量。今后,将陆续实施特色镇(街区)建设工程、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大地景观再造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构建空港新城美丽画卷。

  根据《意见》,成都高新区将依据空港新城区域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加快构建“城市功能区+特色小镇+特色村居”的三级城镇体系,采取“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林盘+景区”等模式,打造丹景山地运动小镇、新民文化旅游小镇、石板凳航空特色小镇、农业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对其他乡(镇)村社进行风貌整治,打造一批特色街区和精品村落;同时,将开展以“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为主要内容的川西林盘修复,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治理,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打造一批各具特色、错落有致、功能互补的空港川西林盘聚落,并加快天府国际机场空中廊道大地景观、“龙泉山—三岔湖—丹景山”两山一湖生态走廊以及绛溪河生态带等项目的建设。

  “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的同时,还要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新时代农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成都高新区将全面完成12个乡(镇)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实现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理,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实施三岔湖水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加快马鞍山观景平台景观绿化工程和三岔湖环线、绛溪河两岸生态绿道系统建设。

  为全面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水平,成都高新区还将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补齐短板,继续实施通畅工程、县乡道改善提升工程、村道窄路面加宽工程,建设快捷便利的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路网体系,推进乡(镇)饮水、给排水工程、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完成12个乡(镇)共16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投入运营,逐步完成11座再生水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工作。

  增收致富

  打造农民“精神家园”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今年,成都高新区将定期进行“回头看”和“回头帮”,切实落实后续扶持政策,做到脱贫攻坚期内政策不变、力度不减,确保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同步奔康。同时,还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合作社+国有公司”“合作社+民营企业”等合作模式,完善增收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意见》要求,围绕空港新城建设、机场建设和运营、园区打造等就业需求,要将更多的就业机会优先提供给当地农民,聚焦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技能人才需求,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提升劳务输出收益,支持农民创新创业,鼓励农民参与川西林盘、田园综合体、特色镇和产业融合发展园建设和经营。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还将大力培育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和推广专业合作、股份合作、农业共营等多样化的农业规模经营模式和有效衔接小农的发展机制,并创新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全面落实粮食综合补贴、农业机具购置补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物质要富裕,精神更要富有。《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乡(镇)、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大力弘扬古蜀农耕文明、传承天府文化、留住乡愁记忆,挖掘提炼村落人文精神和乡土文化。同时,要规划打造乡村文明亮点,形成“一村一文化特色”,培育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大力开展送文化下乡、全民阅读等文化惠民活动,加强民间文化遗产、民俗文化活动的保护和传承,加强城市文化艺术体育等社会团体与乡村结对共建,并统筹幸福美丽新村、“四好村”、“三美”示范村、文明村镇、四川文化名村创建,创新开展建设文明乡风,推动移风易俗、培育新型农民、美化乡村环境、丰富文化生活等工作。

  根据《意见》,成都高新区将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全面建设舒心美好、安居乐业、绿色生态、蜀风雅韵、良序善治,具有高新特色的高品质、新内涵幸福生活社区。(记者 吴怡霏)

声明: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