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变得透明易得,新媒体带来了传播及介质的革命。然而,这也是个知识产权受保护的时代,版权纠纷的屡屡发生,警示着我们疯狂前行的脚步,不要越过那最后一层底线。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新媒体编辑版权的自律要点,营造和谐的新媒体生态。
◆ ◆ ◆
主要版权保护对象有哪些?
如果未经作者授权或同意进行传播的字体、图片、插画、文字、音乐、视频等作品形式,都极易触及新媒体领域的版权问题,规避与预防根本在于找出症结所在。
字体,或许是在社交网络传播中最易受忽视的一部分。H5传播、品牌节点画面、移动端网站页面设计……这些都需要字体配合,营造设计的协调性。然而,字体版权的使用在非商业用途中,无须授权可直接使用字体,不构成侵权;可商业用途中,须在版权方授权范围内使用,否则构成侵权。因此,除非客户已购买,不然稍有不慎,或许就触及了雷区。
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了一些开放版权的字体,以期降低风险:
1、微软系统中自带字体,微软公司已提前得到授权,故我们可安心使用。但有一例外,微软雅黑,商用版权依然在方正公司。
2、方正字体侵权纠纷案屡屡发生,然而方正其实也是提供免费字体的。包括四种字体:方正黑体、方正书宋、方正仿宋、方正楷体。针对“商业发布”这种使用方式免费。
3、7大开源字体库(免费):王汉宗自由字形、思源黑体、文泉驿字体、濑户字体、书体坊免费字体、站酷高端黑、Google Web Fonts(仅英文字体)。
分享一个网站:http://zenozeng.github.io/Free-Chinese-Fonts/ 其中对中、英文免费字库进行了整理,方便查找与检阅。、
许多人都有收集好看图片的习惯,用来当壁纸、头像、表情等多种用途。自用本来就是一种信息的传递与分享,然而,商用时便要注意版权问题了。随着各大搜索网站以图搜图的功能相继推出,图片版权是如今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新媒体使用互联网来源图片时,需明确图片作品的版权事宜,并合法使用。
图片的版权类型主要分为:
免费使用——作者公开声明放弃了该作品的版权;
有偿使用——来源网站明确说明版权所有,需要联系版权方进行购买授权;
视情况而定——来源网站说明保留部分权利,相应可分为允许分享、允许分享和制作、允许用作商业用途,则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并署名或注明来源。
在此,小编与大家分享几个使用图片时,应注意的要点:
1、在选取互联网图片时,可依据以下版权风险级别从无到高的顺序选择使用图片,优先使用无版权风险图片,避免使用版权风险高的图片。
品牌几何曾分享过《高清免费好图哪里找?专业小能手来支招!》一文,其中分享了不少国外免费图库网站,还有《为什么你的设计师做不出有逼格的logo?试试这20个网站》,可以提供相对不错的参考。不过再次提醒一下,非原创的图片使用时还是需要谨慎的。尤其需要注意百度、华盖、花瓣、全景等来源的图片,遇到版权问题的几率相对较高。
2、尽量避免使用带有人物肖像的图片,可适当以新闻图片或矢量图片进行替代。因为如果涉及人像,不仅需要取得图片著作权人的授权,还应获得图片中涉及当事人的肖像使用权,否则构成侵权,尤其需谨慎使用国内名人明星的图片。
3、转载第三方文章中时,在取得文章授权的前提下需注意文章中图片版权问题,如转载文章中的图片涉及版权争议,应该选择替换处理或者独立申请图片版权授权。
4、对于不明版权的图片作品使用时,需应附上免责声明;如确实权利人姓名,则应署名使用,并附免责声明。
附上一个免责申明的模板给大家:
此图来源网络,版权归创作人所有,我们尊重著作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版权争议,请著作权人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插画的诙谐、有趣、可塑性强等特质,也吸引了不少新媒体运营人员使用这一形式来进行内容传播,如同道大叔、牛轰轰、吾皇万睡等。然而,要注意的事,插画的版权通常都是归于原作者所有的。
不少网友会因为插画的情结有趣,而篡改其对话内容,进行二次传播。如前一阵很火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系列,在社交网络中疯狂进行传播,全民娱乐之时,也有人开始以此作为一种宣传的形式,并将原作者喃东尼的名字抹去,导致侵权纠纷。
插画与图片的自律要点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插画在修改内容时,亦应取得作者授权与同意,这一点在使用暴走漫画等系列网络爆红表情包时,应尤为谨慎。
凡是原创文字作品都是有版权的,如今社会对原创的保护亦愈来愈重视,如微信公众号也进行了原创保护政策。因此在网络中,如果转载都需要经著作权人授权同意,或支付相对应的报酬购买版权。
在文字的使用方面,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种情况:
1、在使用作品时,以下情况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借鉴应用,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并在文末注明参考来源( reference):
a.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言论;
b.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
c.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其他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已经发表的关于政治、经济、宗教问题的时事性文章,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内容除外;
d.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但作者声明不许刊登、播放的内容除外;
2、在引用文章前需获得作者授权,附给大家一个新媒体授权模板:
您好,我是微信公众号XXXX(ID:XXX)的负责人XXX
看到您的文章《XXX》,很受启发,希望可以获得授权转载。
转载时,我们会注明作者及来源
文章主体内容不会做修改,格式会稍作调整。希望可以获得【白名单】授权。
3、对于不明版权的文章内容借鉴引用时,需应附上免责声明;如确实权利人姓名,则应署名使用,并附免责声明。
如今,不少新媒体运营人员喜欢在文章中添加音乐,提升受众的阅读体验,然而这之中其实也蕴含着版权隐患。
新媒体平台在发布文章时可转载的音乐即使来自版权人已经授权的网络音乐服务商,其结果仍然导致版权侵权,为了避免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必须明确转载网络音乐的版权事宜。如不能明确,需附免责声明。非盈利性质的转载使用,只需注明音乐作者姓名或来源。
与音乐问题相似,电影与视频转载时,也有版权属性。这一点在为文章添彩的时候,亦需要我们谨慎注意。
新媒体平台转载视频网站上的视频时,如来源网站明确说明版权所有,则需要联系视频网站购买分销非独家的版权,如来源网站没有明确版权所有,则应联系视频的真实著作人取得授权使用。如不能明确,需附免责声明。非盈利性质的转载使用,只需注明视频作者姓名或来源出处。
此外,对于品牌而言,自制视频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看完本文,或许你会心生一种束缚感,觉得自由的网络时代似乎也不那么自由。其实版权意识无论在何时都应是媒体人需注意的底线,版权最终的价值是促进每个个人的智慧人格自由而全面的成长。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构建一个理想的网络文明环境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