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蛋 总
“创业最前线”旗下“子弹财经”原创出品
“超级独角兽”美团点评即将登陆港交所,王兴也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高光时刻。不过,前方正等待着他的战斗,远未结束。
9月4日,香港33°C的天气仍是满当当的夏日热情。
王兴站在讲台右侧,身穿白色衬衫和黑色西服,语调平缓地进行着全英演讲。说到停顿处,他用手轻轻扶了一下眼镜,讲台下的投资人偶尔看着PPT的内容交首低语。
这是美团点评(以下简称“美团”)在香港IPO前举办的一场投资者推介会,在王兴的演讲结束后,除了更新的招股书,“美团已获数倍认购”的消息就已传出。
毫无悬念,已顺利通过聆讯的美团进入了IPO进程的倒计时。
在场的一位香港基金从业人士透露,相比已在香港上市的小米来说,美团的互联网概念更加纯粹,更能被香港资本市场接受,基金下单的积极性更高。
事实证明,所言不虚。
当前,美团基石名单已出炉,除了大股东腾讯领投4亿美金外,Oppenheimer、Lansdowne、Darsana、结构调整基金这4家基金机构亦入围基石名单,预计上述机构将共分配约15亿美元,占此次发行总规模的约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中国、美国、欧洲的长线投资人都持有了美团的股权。
同时,美团IPO定价区间已敲定:
每股定价为60港币-72港币,定价区间为3575亿港币-4290亿港币(约合455亿美元-547亿美元)。按照发行8%的新股计算,美团点评募集资金区间是36.4亿美元到43.76亿美元。
作为国内最大的O2O生活服务平台,从这家“超级独角兽”递交招股书至今,大众对其关注的目光从未缺席:人们对这家公司的核心理念、商业模式、未来路径的好奇与探讨,从未停止。
事实上,美团是一个全新且具有复杂系统的商业有机体,其成长路径和发展环境都有很强的独特性。在美国的互联网商业领域中,没有美团可对标的参照物,甚至在中国也没有。
创立八年以来,美团带着自己独特的基因和不拘一格的打法在局势愈趋复杂、资本密集竞争、消费降级趋势的情况下,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激烈商战”与“扩张边界”,直至走到IPO前夜。
“烧钱补贴大战”、“营收跟不上亏损”、“人傻钱多收摩拜”…这些标签是普罗大众对美团的直接印象。资本的力量、巨头的夹击、模式的演化、布局的扩张…美团如何在迅速发展中自我挣扎与决策?
以团购业务起家的美团自创立初始就是资本的宠儿,尤其与红杉资本(中国)的缘分深厚。
2010年,王兴创立美团之初便获得红杉资本(中国)1200万美元A轮融资。他第一次约见沈南鹏时,仅写了一页纸的商业计划书在出租车上弄丢了,后来到了沈南鹏的办公室临时补写了一份。
彼时,沈南鹏并没有让王兴详细阐述商业计划或业务数据,他对这种商业模式有清晰的看法,甚至比创业者有更清晰的判断。
沈南鹏没有看走眼,美团成立的第二年便在如火如荼的团购市场中占据30%份额,总交易额达55.5亿元。紧接着,阿里巴巴和红杉分别注资5000万美元。之后几年,红杉资本(中国)依旧对美团进行了不同融资阶段上的支持。
后来,腾讯加码美团,更在去年十月促成了美团合并大众点评后最大的一笔融资:40亿美元。而美团备受资本看好,是因为在关键节点中抓准了用户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的发展大势。
2014年“千团大战”的硝烟散去,O2O与产业互联网的大幕揭开。已稳坐“团购网第一宝座”的美团开始调整战略布局:
从单一的团购业务拓展出外卖、在线酒旅、生鲜电商、共享单车及网约车等多个服务,目前已设立了新到店事业群、大零售事业群、酒店旅游事业群以及出行事业部四大业务体系。
(来源:美团招股书)
这或许是美团迄今为止走过的最为艰难的“进阶之路”:
美团的业态在上游面向的是“衣食住行购”领域超过千万量级的商家市场,这些市场极度分散且缺乏稳定的盈利能力;
美团在下游面对的则是有折扣需求和追求更佳用户体验的广大群体,这个用户群体需要持续的补贴来维持其粘性和活跃度。
2015-2016年间,美团和大众点评激烈交战,为了快速扩大市场占有率,美团也使出了“大规模烧钱,疯狂补贴用户”这套打法。
如美团招股书所示:补贴的费用记录在销售及营销开支项下,客户激励占收入的比例在2015年达到97.82%,意味着美团获得的收入基本都还给了消费者。
从2016年起,这一比例已经得到有效控制,2017年进一步降低至12.41%。
(来源:美团招股书)
尽管美团的亏损不低,但却在不断地收窄,并在持续提高营收。
据美团最新招股书显示,美团经调整亏损净额从2015年的 -59亿元收窄至2016年的 -54亿元,2017年收窄至 -28.5亿元。
截至2018年前四个月,美团实现营业收入 158.24亿元,超过2016年全年营业收入130亿元,接近2017年全年营业收入339亿元的一半。截至2017年底,美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共计 452亿元。
营收的大幅提高也和美团的核心业务布局密切相关。
目前,美团的核心业务是美团网、大众点评、美团外卖、摩拜单车,具体业务囊括了商户广告业务、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等,而美团打车、生鲜、金融等业务虽在起步阶段,但资本市场对其的资本价值仍抱有一定期待,这些都是美团拓宽的“护城河”。
摩拜是美团用27亿美金买来的,或许对美团上市估值提升帮助不大,但却是打通美团到店业务的商业逻辑的重要一环。有分析人士认为,美团的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的业务潜力在此前可能被低估了。事实上,这三大业务是美团的高毛利业务。
招股书显示,2017年该业务实现108.53亿收入,95.79亿毛利润,毛利率高达88.27%,支持这一收入量级的是1580亿销售总额(gmv)。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中国酒店行业在线渗透率接近20%,此时携程已占据酒旅的半壁江山,美团才进入战场,却能利用极高的线上客户覆盖率和“耐打”的线下销售团队,快速占领中低端酒店的预订份额。
如图所示,2015年到2017年三年间,其间夜数占比从19.60%提升至2017年的31.3%。
(来源:美团招股书)
虽然美团一路走来难免被人说是“斥巨资占市场”,但如今紧握在美团手上的筹码可不小:
超过500万的商户资源及其线上数据;
超过3亿的交易用户和由用户群体持续更新的评价信息;
支持各项业务线的技术研发及运营系统;
庞大的线下营销团队和及时配送基础设施;
随时连接每一个消费者的关键资源能力……
美团上市后,将会成为继小米(01810.HK)后香港第二只“同股不同权”新股。更巧的是,从某种程度上说,小米和美团有不少的相似之处。
从高性价比的产品所带来的用户粘性,到满足用户参与感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小米尝试在用户获取效率上解决传统商业低效的痛点,以突破自身产业格局的局限,然后建立独特的生态链模式并不断拓展产业边界,最终探索更大的价值空间。
美团也是如此:通过O2O的整合在线上实现极高的交易规模,逐步建立起“宽护城河与多生态链”,当实现极大的规模效应后,美团就能通过极低的营业利润率实现百亿人民币净利润。
无限的边界扩张能力加上超强的护城河,让即将登陆资本市场的美团有了“最强实力”:IPO仅是一个开始,美团能在下一个十年跻身BAT阵营,为投资者创造惊人的回报。
诚然,IPO仅是一个新节点,巨头对美团的追击仍步步紧逼,美团与之的对抗赛没有“中场休息”。
姑且不谈之前美团与阿里此前的“黯然分手”及美团与阿里系的饿了么持续两年之久的“第一争夺战”,就在8月23日美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的当天,阿里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财报的同时,阿里宣布将整合饿了么和口碑,成立一家全新的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并由“逍遥子”张勇担任CEO。
据悉,该公司目前已经收到来自阿里、软银等投资方约3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如果融资顺利达成,这一新“独角兽”公司的估值会达到250亿美元。
在美团进入IPO准备阶段后,阿里此举耐人寻味。
资深互联网行业分析师丁道师表示:“阿里要整合口碑和饿了么的消息早就已经传出,阿里方面选择在美团上市这个时间点正式公布消息,很明显是为了阻击美团上市。不过,以现在美团的体量以及发展状况来看,成功上市是毋庸置疑的。”
的确,阿里追击的“第一声炮响”很难对美团的IPO估值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毕竟美团目前的体量和市场覆盖能力是资本和市场认可的。
从美团目前的闭环休闲消费体系来看,其在生态链上已经涵盖了“出行+餐饮+购物+娱乐+移动支付”等方面,先人一步实现了LBS服务的全面落地,阿里系的对标业务恐怕难以撼动美团的领先位置。
有媒体认为:在整合饿了么和口碑之后,阿里或将进一步将旗下的盒马鲜生、飞猪等等一系列业务均并入这个新的生态链中,和美团的生态形成全面对抗。
当然,作为美团的大股东和美团上市的基石投资者之一,腾讯绝不会袖手旁观。
领投4亿美金,不仅颇有“保驾护航”的意味,也表达了腾讯对美团的全力支持。美团目前的主营业务仍面临强大对手的冲击,腾讯通过将美团的应用程序嵌入到微信、QQ两大通信平台,为美团带来巨大的流量补充,未来双方还将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
在国内,本地生活服务的市场足够诱人,所以入局者都想吞下更大的蛋糕:从O2O外卖、休闲娱乐场景、出行服务再到移动支付,美团与阿里系企业均有对标的业务线。因此,不难理解阿里在美团即将上市的这个关节点做出“惊人之举”。
背靠腾讯的美团,除了获得腾讯源源不断的资本加持,还得益于腾讯强大的“社交帝国”及线上资源的大量输血,因此美团曾被视为腾讯狙击阿里的一把极其锋利的“手中刀”。
但王兴靠着一股韧劲始终坚持“美团要保持独立发展”的信念,至今仍掌握对公司的控制权,甚至“亲手执刀”直面与阿里的这场“全面对抗赛”。
在可预见的未来,阿里会发力整合本地生活服务企业,快速上场与美团正面交锋。或许,当年美团与饿了么“双雄争霸战”的历史将再次重演?
“王兴即使当兵都要当有头脑的兵,要知道为谁打仗、为什么打仗。”这是班主任吴雪峰老师对他的评价。那是1996年的夏天,王兴正在福建龙岩一中读高二,当个班长也有模有样。
如今,王兴在美团“带兵打仗”已八年有余,他不断遇到“头疼的新问题”:
如何管理全国50多万的日均活跃配送骑手?如何靠技术降低配送成本、提升配送效率?在美团切入的多个领域中如何找到最适合的管理人才?在美团庞大复杂体系下如何优化流程并提高各环节连接的效率?
上市后,美团必须以季度/半年的固定频率公开财务数据,这对于大量切入“低毛利、高补贴”行业的美团而言,挑战不小。
王兴的隐忧也是美团的掣肘。
极客公园的创始人张鹏与王兴相交多年,认为王兴将「以科学和技术去追求真理」(探索规律、提升效率)。
作为“科技改变世界”的信仰者,王兴深信商业的本质就是效率问题,而科技就能解决效率问题。如今,美团的程序员已经超过了一万人,已然是一家巨型的科技公司。
对于王兴而言,上市之后的美团将在资本市场获得更多关注与压力,被“强敌围猎”的机会也更大。比如阿里新零售布局中的每条业务线都有可能成为美团产品系下的强大对手,美团需要跑得更快。
三年前的国庆节前夕,天气如同昨日的香港那样阴沉闷热,王兴回母校与学弟妹们分享了一句心得:“创业是一个不断受打击的过程,需要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品质。”
彼时的王兴,或许不会想到如今走到IPO前夜面对着无限可能的未来,自己依然是同样的心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