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网上纷纷传道:交强险、车船税、汽车牌照都要改革,其中车船税费要涨、交强险也要浮动……
一时间不少人开始担心,用车成本又要增加了?
中保协:这事儿是假的!别信!
传闻:再不交保险,又要涨价了!
6月份一开始,不少人的朋友圈开始疯传这样一则消息:“7月1日起,交强险、车船税、汽车牌照改革”、“7月1日起交强险采用浮动价格,不再固定为每年950元”。甚至还将具体算法列出明细,并提示“多出险多缴费”,最高费率将高达169%,“少出险少缴费”,最低费率为56%等。
作为机动车上路行驶的“必备配置”,交强险“改革”可是一件大事,于是大家纷纷转发,不少本来没着急上保险的车主,也都赶着这趟“末班车”,急忙把保险给上了。
辟谣:车险确实有改革,但不涉交强险!
虽然说传得沸沸扬扬,但交强险改革毕竟是大事儿,怎么随随便便就改了?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呢?对此,不少人也持怀疑态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最近车险改革到底都有哪些消息。
6月9日,保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关于商业车险费率调整及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财产保险公司定价自主权,下调商业车险费率浮动系数下限,减轻消费者保费负担。
此次改革实施后,低风险车主将获得更大实惠。具有良好驾驶习惯和安全记录的车主再次投保,保费可能下浮20%左右。但需要指出的是,此次改革只涉及商业险,不涉及交强险。
日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也发布了《关于识别“车船税交强险7月改革”等不实信息的风险提示》,表示截至目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未收到关于交强险相关政策调整的通知,并特别提醒广大车险消费者,相关政策动向要以保险监管部门和税务部门的官方信息为准。
分析:真真假假,混淆视听
有保险业内人士分析传言后表示,这些传言十分技巧地使用了“真假相掺”的方式,让人乍看之下分不清真伪。比如“7月1日起实行交强险浮动价格”,事实上早在2007年,国家保监会就发布文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行交强险费率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相联系。目前全国执行的政策是,交强险根据“未发生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的年数,有10%、20%和最高30%的下浮优惠。如果上年度发生一次有责任道路交通事故无优惠,发生两次及两次以上费率增加10%,如有死亡事故增加30%。但绝没有最低费率56%或最高169%之说。“车船税上涨”则属于毫无根据的假消息。
特别提示
每到年中年底的时候,各种所谓的“政策”发布就特别多,在这儿提示大家,相关政策动向一定要要从官方渠道获取信息,比如保险相关的事儿,保险监管部门会发布消息;关于车船税,要以税务部门的官方信息为准,不信谣、不传谣!
关于车牌使用的改革,这事儿倒是真的,只不过不是从7月1日起开始实施。
还有7月1日开始实施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规定,4S店卖车不准加价,不准捆绑销售保险。这事儿也是真的,今年4月14日,商务部发布了《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并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而2005年开始实施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在实施长达12年之久后废止。
版权说明:文章源自成都商报、法制晚报汽车周刊等,华工邦元编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