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阿里影业启动基础设施服务战略,为中国电影产业下一个十年做准备

7610

文/王殊同

在2016年,中国电影以457亿的票房成绩奠定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票务市场,这个正快速变大的盘子无疑已吸引全世界电影行业从业者的目光。只是,与好莱坞作品相比,国产电影却爆款稀缺,毕竟票房能冲击30亿的《美人鱼》目前有且仅有一部,这也从侧面揭示了,中国电影制作以及围绕其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发力”的不足。

于是,在6月18日的第二十届上海电影节电影产业高峰论坛上,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阿里影业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以及光线传媒创始人、总裁王长田,华谊兄弟电影总经理、华影天下董事长叶宁,美国资深制作人麦克·山伯格等行业先锋们以“赋能下一个十年,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如何使整个电影的基础设施快速升级,帮助内容和观众更好的连接,让中国电影在未来十年走的更稳,一起迎接下一个繁荣。

第二十届上海电影节电影产业高峰论坛现场

其中,俞永福以一位上影节“新人”的身份亮出了沉淀三年后阿里影业的底牌——阿里影业将以用户触达、商业化、内容产业化为核心方向,希望从基础设施维度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助一臂之力,并和产业所有参与者形成生态关系。同时,其还向业界同仁表示,具有浓厚互联网基因的阿里影业要做的是实业公司,而不是一家传统的电影公司,阿里影业将以其强大的基础设施优势为广大内容制作公司服务,在怎样找到“好内容”,如何传播“好故事”等方面为中国电影赋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阿里影业的“图谋”早有迹可循

众所周知,近几年随着电影行业的巨大红利增速,以BAT为主流的互联网企业先后成立影业公司,以致对原本的电影行业格局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不仅体现在对各细分行业优质资源的瓜分,也对传统的电影内容制作公司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然而,如果说2015年是中国电影的爆发年,2016年充其量是“小年”,这一年让很多冒失进入电影行业的“跨界”者们过的完全没有预想中的那么意气风发。只是,相比不景气的实业,电影行业的红利更显得“唾手可得”,于是,腾讯一口气成立的两家兄弟影视公司都开足马力加码布局,百度糯米影业也欲“积跬步以至千里”……但是,在这边风景诱人的同时,也有在一次次更清晰的认知中,低调转身平台、放眼数据、用“新基础设施”新战略为自己重新定位的阿里影业。

其实,如果熟悉阿里影业的人士或许会发现阿里影业的“图谋”或早已有迹可循。

在2016年11月,俞永福出任阿里影业集团董事局主席,提出要用实业心态做阿里文娱业务,并提出“2+X”打法,释放专业资源。

在2016年12月,俞永福又兼任CEO,同时,阿里影业集团宣布,对组织和业务形态进行全面升级,在内部组织方式上致力于成为内容产业的“高盛型组织”。其在随后的公开信中明确指出——阿里影业的目标不是要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公司,“非传统”的属性决定了阿里影业必须要在行业既有的规律基础上进行模式创新。这次不仅是俞永福首次公开提及“非传统”,也是其继本次上影节之前首次表明阿里影业对电影行业资金、人才、风险“三高”问题的态度。

同时期,其旗下的粤科软件宣布投资爱尔兰影院数据公司Showtime,将其分析经验、数据模型、数据产品等引入国内,以具备对各种数据的实时运算分析能力,联合国内影院开创数据运营时代。

2017年4月,阿里影业联手优酷、阿里文学,启动“HAO”计划。也是在这次,阿里文娱集团更清晰释放出“阿里文化娱乐集团旨在打造文化娱乐产业的新基础设施,做好内容的“水电煤””的战略布局。

……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阿里影业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

可见,阿里影业新战略的提出是基于对自身、对行业现状清楚认知基础上的,其中,或许离不开《摆渡人》的教训,也有《一条狗的使命》的实例验证,这些所有的或苦或甜的“过去”让阿里影业选择聚力所有优势,扬长避短,更加理性地从“产业”维度思考到底Who me、Why me,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而在这次论坛上,俞永福也从用户、商业、内容三个方面阐明了阿里影业的终极目标和行业定位——“我希望阿里影业大家记住的是阿里影业基础设施公司,我们是这个产业的基础设施,服务于这个产业的用户和内容的服务平台,所以说我们跟所有的从业者是服务的关系而非竞争的关系”。

从竞品到服务者

向内容公司“低头”背后是更大的野心

当然,众所周知,在商业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对于实力、体量在电影市场都屈指可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阿里影业而言,在“内容为王”的当下,放话不做电影行业的上游内容,貌似并不能使人信服。其中,光线创始人王长田就笑称“永福也许哪一天会收回他今天说的话。但是现在永福他们是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我们是基础设施的使用者,而且永福承诺不跟我们竞争。但是我觉得有一天也许我们还是会竞争的,因为这个行业其实很小,大家做着做着就做成一样的公司了”。

对于以娱乐起家,宣发方面非常强大的光线而言,其已完成从宣发公司向内容制作公司的转型,王长田表示“光线已成为一家提供高端影视内容的公司,我们不仅仅做营销、做发行,我们也在做生产。我们自己做很多片子,我们还投资了60家内容公司,这60家内容公司也在做内容。”在内容等于流量的时代,优质内容就是公认的核心竞争力,阿里影业真的不做内容了吗?或许最确切的答案是“既不做也做”。

光线传媒创始人、总裁王长田

这里的“不做”,用俞永福的话就是“我们做我们擅长的,不做我们不擅长的,如果我们不能够通过基础设施把产业做大,我宁可做其他的”;而做一部分内容、投资一部分内容,核心目的是这样才能对电影的内容产业有更深入的理解、提供更深入的价值,但不扩量,不构成竞争关系。

而对于阿里影业承诺不竞争上游内容,读娱君认为,其或许展示了阿里影业在电影行业更大的行业布局和野心。俞永福表示,所有以做内容为终极目标的公司,都会是我们的客户。因为在科技和数字平台方面的优势,阿里影业拥有天然的基因,阿里的电商平台每月活跃用户超过5亿,阿里文娱集团的数字媒体活跃度也超过5亿,这两个数字在各行业产生的多维度交集中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而且,在宣推方面、用户触达、内容商业化、内容产业化方面,阿里影业都是有成功案例的。

——小成本电影《一条狗的使命》在阿里影业智能宣发优势下超额完成票房预期。受限于各种条件在美国取得了6000多万美元票房收入的《一条狗的使命》由阿里影业在中国发行,小成本制作、没有大牌明星,业内的同仁预测大概是5000-8000万人民币的票房。但是,阿里影业通过对电商平台的海量数据分析,确定了三大用户人群,宠物用户、年轻女性、亲子家庭,再通过精准的智能宣发,最终这部电影在中国取得了超6亿的票房收入,其有力证明了阿里影业在用户触达方面的能力。

——国产IP《三生三世》衍生商品销售额已超过3亿人民币。这部剧影联动的国产IP在衍生授权上取得的新纪录,证明了阿里影业在内容商业化方面的优势,毕竟在阿里的平台上集合了中国最多的商业合作伙伴、营销资源。

——2015年阿里影业推出“A计划”扶持青年导演助力内容产业,这次“A计划”投资的《被阳光移动的山脉》在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入围三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编剧。就内容产业本身而言,在导演、编剧、制片、演员等人才都是内容产业的关键元素。

作为平台,在淘宝、淘票票、优酷视频以及巨大财力等大体量资源的加持下,阿里影业作为非票房商业化的“新基础设施”优势几乎是压倒性的强悍。而王长田也表示,成熟的电影市场票房只占30%~40%,其他收入来自版权销售、衍生品等,或许三四年后,中国的非票房和票房收入会持平。——而这些正是阿里影业“撤兵”上游内容,发力新基础设施的原因所在。

赋能中国电影产业下一个十年

无论是从竞争者到服务者,还是阿里影业所具备的行业优势,其目的如此次论坛的主题,直接、明显——为中国电影的下个十年做准备。对于目前的电影行业而言,在上游内容端已厮杀惨烈,在更多互联网公司成立又大批悄无声息倒下的同时,阿里影业的“知人”和“自知”无疑让其少走了很多弯路。在如华谊、光线、柠萌影业等更多传统、新锐公司都聚焦内容制作之时,未来上游内容战场只会更加拥挤,而反观之,在电影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有更大的需求和市场,阿里影业作为服务者将囊括整个行业。

其实,阿里影业此次提出“新基础设施”战略,在业内人士看来虽是明智之举,却并不新鲜,有淘宝、天猫的成功在先,共享同一个生态的阿里影业在智能宣发和衍生授权已非常成熟,有相当大的想象空间,只是能做到何种程度,或许还要时间验证,毕竟,与占电影产业的内容端、影院端等相较,宣推环节的市场占比率是偏低的。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逐步发展,以及全行业对精品内容的追求,其带来的将是票房和非票房市场的共赢,在这一基础上,内容制作端也好,做平台的阿里影业也罢,所有力量的集结势必推动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正如,独脚难行,孤掌难鸣,“阿里影业基础设施公司”的出现,即是对其自身最大优势的释放,减少其在短板方面对内部资源的消耗,也是对整个电影产业的最大程度赋能。

*本文为读娱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

声明:本文由北京火星众享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喜欢这篇 0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