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创头条企服版APP

DeepSeek的顶流魔咒

1984
2025-02-06 15:52 抢发第一评

659.jpg

涌入DeepSeek的用户们最近开始对它又爱又恨。

一边是其大模型接口被越来越多APP植入及大模型平台接入,GitHub上基于其API开发的项目周增37%,自己的“爱豆”还是那么受欢迎。

最新的消息是,在几乎所有国内云计算厂家支持 DeepSeekAPI调用后,DeepSeek-R1、V3、Coder 等系列模型在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上线。

660.jpg

另一方面,下午三点就"服务器繁忙",追问天气竟被建议"带伞去火星”等幻觉的出现频度,也越来越高。

打开Sensor Tower后台,一组数据更是耐人寻味。

接入DeepSeek的TOP100应用MAU平均提升18%,但应用商店差评中42%指向AI功能。

某跨境电商平台接入后GMV提升23%,却因汇率换算错误单日损失270万美元订单。

开发者论坛投票显示,67%程序员肯定其技术潜力,但81%担忧商用稳定性。

更值得玩味的是技术细节。

DeepSeek最新公布的v0.3.2版本响应速度达到320 tokens/秒,较行业均值快47%,但幻觉率测试却显示,在复杂推理场景中错误率高达13.7%,远超GPT-4 Turbo的5.2%(MLCommons 2024Q2基准测试)。

这两天,一篇《DeepSeek正在中文互联网建造『幻觉长城』》的文章刷屏,该文章描述的事实,及评论里用户的吐槽,都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感兴趣的可以移步查看。

这种"越火越垮"的怪圈,暴露了AI大模型赛道的一些关键矛盾。

比如算力悬崖:用户量指数级增长VS服务器线性扩容;

比如数据悖论:追求响应速度导致训练数据"夹生饭”;

比如口碑陷阱:技术社区监测到,每个错误回答在社交媒体的传播量是正面案例的17倍,形成"错误裂变效应"。

正如OpenAI首席技术官Mira Murati在2023年AI峰会上所言:"当模型日调用量突破千万级时,0.1%的错误率就意味着每天有1万个定时炸弹。"

而这也确实是他们在 GPT-3商用初期曾经历的深刻教训。

这个坎,当时ChatGPT费了好大劲在跨过来。

在响应体验上,OpenAI采用"潮汐计算"模式,高峰期调用分布式算力——2023年构建的混合云架构,使其算力成本降低38%;

还有开发"模型压缩包",将7B参数模型瘦身60%运行;以及,建立区域化节点,像TikTok那样做本地化部署等。

在解决幻觉问题上,完善了智能纠错系统。

比如设置"可疑回答"自动拦截层,开发用户反馈实时训练通道,以及创建知识边界地图,对超纲问题主动示弱等。

在控制增长节奏上,同样有经验可循。

比如对新接入平台实行灰度测试,设置开发者积分体系调控API调用,以及保留20%算力作为"应急缓冲带”,等等。

直到现在,ChatGPT可以说都还在弥补这一课。

OpenAI用三年时间证明了,与其疯狂打补丁找补,不如重构底层逻辑。

对正面临“疯长的烦恼”的DeepSeek而言,这个坑很值得去重视。

值得关注的是,DeepSeek团队近期开始从游戏行业挖角增长专家——这或许暗示着新的解题思路。

正如《原神》制作人刘伟曾分享的:"百万级日活用户的生态运维,本质是场持续动态平衡的战役。"

于DeepSeek而言,这场"顶流魔咒"的突围战,不仅关乎技术实力,更是对产品哲学、运营智慧乃至组织韧性的全面考验。

.END.

图片来源|网络

您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ID:ctoutiao),给您更多好看的内容。

声明:本文由创头条企业号发布,依据企业号用户协议,该企业号为文章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创头条作为品牌传播平台,只为传播效果负责,在文章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继续承担甄别文章内容和观点的义务。
您阅读这篇文章花了0
转发这篇文章只需要1秒钟
DeepSeek的顶流魔咒
打赏一下 0
喜欢这篇 18
评论一下 0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相关文章
评论
试试以这些内容开始评论吧
登录后发表评论
凯派尔知识产权全新业务全面上线
宁波城市站
金华城市站
×
#热门搜索#
精选双创服务
历史搜索 清空

Tel:18514777506

关注微信公众号

创头条企服版APP